出自唐代儲(chǔ)光羲《貽劉高士別》:
夙駕出東城,城傍早霞散。
初日照龍闕,峨峨在天半。
壯哉麗百常,美矣崇兩觀。
俯視趨朝客,簪珮何璀璨。
而我送將歸,裴回霸陵岸。
北云去吳越,南雁離江漢。
伊昔蹈丘園,翩翩理文翰。
高談閔仲叔,逸氣劉公干。
每言竹柏貞,嘗輕朝市玩。
山晝猿狖靜,溪曛魚鳥亂。
寧止臥崆峒,直云期汗漫。
圣君既理歷,族士咸炳煥。
矯首來天池,振羽泛漪瀾。
元淑命不達(dá),伯鸞吟可嘆。
東去姑蘇臺(tái),乃過陟陽館。
舍轡函關(guān)道,浮舟滄海畔。
耳目曠暄涼,懷抱盈悲惋。
沉沉青歲晚,靄靄秋云換。
自言永遁棲,無復(fù)從羈絆。
揮手謝知己,知己莫能贊。
注釋參考
百常
一千六百尺。八尺為尋,倍尋為常。言極高。亦借指極高的樓臺(tái)?!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通天訬以竦峙,徑百常而莖擢?!?薛綜 注:“倍尋曰常。” 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》:“千門始搆,百常洞啟?!?宋 林逋 《和才上人春日見寄》:“瑤華伸玩情何極,高絶猶如登百常?!?/p>
兩觀
(1).宮門前兩邊的望樓?!蹲髠鳌ざü辍罚骸跋奈逶氯沙?,雉門及兩觀災(zāi)?!薄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凹爸?周 室,設(shè)兩觀,乘大路,朱干玉戚,八佾陳於庭,而頌聲興?!?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都邑》:“闕,觀也。古每門樹兩觀於前,所以標(biāo)表宮門也。其上可居,登之則可遠(yuǎn)觀,故謂之觀。” 唐 儲(chǔ)光羲 《貽劉高士別》詩:“壯哉麗百常,美矣崇兩觀?!?/p>
(2).特指 春秋 魯 闕, 孔子 誅 少正卯 之處?!犊鬃蛹艺Z·始誅》:“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 少正卯 ,戮之于兩觀之下?!薄杜f唐書·李義府傳》:“ 仲尼 為 魯 司寇七日,誅 少正卯 於兩觀之下; 義方 任御史旬有六日,不能去姦邪於雙闕之前,實(shí)以為愧?!?金 元好問 《曲阜紀(jì)行》詩之六:“兩觀餘坡陀,萬世示頑獷。”
(3).借指行刑zheng{1-1}法之所。 宋 李綱 《上淵圣皇帝實(shí)封言事奏狀》:“罪實(shí)比於四兇,誅宜行於兩觀?!?/p>
儲(chǔ)光羲名句,貽劉高士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烏拉交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