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茵《次游法喜寺韻》:
招提四百載,不與世劫俱。
松陵拱空覺,柏香祠真如。
時秋兆嫩涼,揖客登其廬。
廓邃碑篆剝,閣迥鐘聲疏。
中有白足侶,光現(xiàn)摩尼珠。
勘問點(diǎn)頭石,奔走觀心孤。
坐我六和堂,風(fēng)回晴窗虛。
棋枰迭勝負(fù),嘩音發(fā)酒余。
飽分蔬筍供,似可山林居。
同是百年客,得此一日娛。
遠(yuǎn)社不復(fù)見,熟與斯不徒。
松日簸斜影,麾兒呼移廚。
駕流來鱸鄉(xiāng),野云黏菰蒲。
客散漁火稀,冉冉吟篷孤。
注釋參考
六和
(1).謂以滑、甘調(diào)制酸、苦、辛、咸四種滋味?!抖Y記·禮運(yùn)》:“五味、六和、十二食,還相為質(zhì)也?!?鄭玄 注:“和之者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皆有滑、甘,是謂六和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以四時有四味,皆有滑有甘,益之為六也,是為六和也?!卑?鄭 注系據(jù)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(yī)》經(jīng)文。后用以指多種美味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需雅》之二:“五味九變兼六和,令芳甘旨庶且多。”
(2).佛教語。謂身和(共住)、口和(無諍)、意和(同事)、戒和(同修)、見和(同解)、利和(同均)。 宋 黃庭堅 《仰山簡和尚真贊》:“不戒而六和恭敬,不禪而十方清浄。”
晴窗
亦作“ 晴牕 ”。明亮的窗戶。 唐 杜牧 《閨情》詩:“暗砌勻檀粉,晴窗畫夾衣?!?宋 陸游 《臨安春雨初霽》詩:“矮紙斜行閑作草,晴窗細(xì)乳戲分茶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跋某帖后》:“回憶幼時晴牕弄墨一種光景,何不乞之塾師,早早學(xué)此?”
葉茵名句,次游法喜寺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