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中魚好游,回中多釣舟。
出自唐朝元結(jié)《漫歌八曲·大回中》
樊水欲東流,大江又北來。樊山當其南,此中為大回。
回中魚好游,回中多釣舟。漫欲作漁人,終焉無所求。
注釋參考
回中
(1). 秦 宮名。故址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北。 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隴西 、 北地 (今 寧夏 和 甘肅 東部),東歸時經(jīng)過此處。 漢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從 蕭關(guān) (今 寧夏 固原 東南)深入,燒毀此宮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》詩:“君王多樂事,何必向 回中 。”
(2).古道路名。南起 汧水 河谷,北出 蕭關(guān) ,因途經(jīng) 回中 得名。為 關(guān)中平原 與 隴東高原 間的交通要道。 西漢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縣 (今 陜西 鳳翔 南)經(jīng) 回中道 ,北出 蕭關(guān) 。 東漢 建武 八年 來歙 由此攻取 隗囂 割據(jù)下的 略陽 (今 甘肅 秦安 東北)。 唐 盧照鄰 《上之回》詩:“ 回中 道路險, 蕭關(guān) 烽候多?!?/p>
好游
(1).喜好游樂?!痘茨献印さ缿?yīng)訓(xùn)》:“ 盧敖 曰:‘ 敖 幼而好游,至長不渝?!?/p>
(2).喜好游說,作說客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子好游乎?吾語子游?!?朱熹 集注:“游,游説也?!?/p>
釣舟
猶漁船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釣竿篇》:“釣舟畫彩鷁,漁子服冰紈?!?唐 李涉 《硤石遇赦》詩:“荷蓑不是人間事,歸去滄江有釣舟。” 元 劉秉忠 《溪上》詩:“蘆花遠映釣舟行,漁笛時聞三兩聲。”
元結(jié)名句,漫歌八曲·大回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