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兩漢王嬙《怨曠思惟歌》:
秋木萋萋,其葉萎黃。
有鳥處山,集于苞桑。
養(yǎng)育羽毛,形容生光。
既得生云,上游曲房。
離宮絕曠,身體摧藏。
志念抑沉,不得頡頏。
雖得委食,心有彷徨。
我獨(dú)伊何,來往變常。
翩翩之燕,遠(yuǎn)集西羌。
高山峨峨,河水泱泱。
父兮母兮,道里悠長。
嗚呼哀哉,憂心惻傷。
注釋參考
志念
心意;思想。《晏子春秋·雜上二五》:“今者妾觀其出,志念深矣,常有以自下者。” 宋 陳亮 《商夫人陳氏墓志銘》:“況余志念衰索,圖所以及身之計(jì),懼不自保,雖欲應(yīng)子之求,其何以應(yīng)子之求!” 章炳麟 《菌說》:“六道升降,由于志念進(jìn)退,其説亦近,而所化者乃其胤胄,非如佛家謂靈魂墮入諸趣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