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白水山佛跡巖》:
何人花守蓬萊,夜半失左股。
浮山若鵬蹲,忽展垂天羽。
根株互連絡(luò),崖嶠爭(zhēng)吞吐。
神工自爐鞲,融液相綴補(bǔ)。
至今余隙罅,流出千斛乳。
方其欲合時(shí),天匠麾月斧。
帝觴分余瀝,山骨醉后土。
峰巒尚開闔,澗谷猶呼舞。
海風(fēng)吹未凝,古佛來(lái)花武。
當(dāng)時(shí)汪罔氏,投足不盡拇。
青蓮雖不見,千古落花雨。
雙溪匯九折,萬(wàn)馬騰一鼓。
奔雷濺玉雪,潭洞開水府。
潛鱗有饑蛟,掉尾取渴虎。
我來(lái)方醉后,濯足聊戲侮。
回風(fēng)卷飛雹,掠花過(guò)強(qiáng)弩。
山靈莫惡劇,微命安足賭。
此山吾欲老,慎勿厭求取。
溪流變春花,與我相賓主。
當(dāng)連青竹竿,下灌黃精圃。
注釋參考
雙溪
(1).水名。在 浙江 。附近風(fēng)景幽美。 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(wàn)還王屋》詩(shī):“徑出 梅花橋 , 雙溪 納歸潮。”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《浙江通志》:“ 雙溪 在 金華縣 南,一曰 東港 ,一曰 南港 。 東港 之源出 東陽(yáng) 之 大盆山 ,過(guò) 義烏 ,合眾流西行入縣境,又合 杭慈溪 、 白溪 、 東溪 、 西溪 、 坦溪 、 玉泉溪 、 赤松溪 之水,經(jīng) 馬鋪嶺 石碕巖 ,下與 南港 會(huì)。 南港 之源出 縉云 之 黃碧山 ,過(guò) 永康 武義 入縣境,又合 松溪 、 梅溪 之水,經(jīng) 屏山 西北行,與 東港 會(huì)於城下,故曰 雙溪 ?!?宋 李清照 《武陵春》詞:“聞?wù)h 雙溪 春尚好,也擬泛輕舟。只恐 雙溪 舴艋舟,載不動(dòng)許多愁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畫》詩(shī)之二:“不知尺許蒼茫里,誰(shuí)是 雙溪 第一峯?!?/p>
(2).指 苕 霅 二溪。在 浙江 。 宋 蘇軾 《雙荷葉·湖州賈耘老小妓名雙荷葉》詞:“雙溪丹,清光偏照雙荷葉。雙荷葉,紅心未偶,緑衣偷結(jié)。”
一鼓
(1).古以三十斤為一鈞,四鈞為一石,四石為一鼓,合四百八十斤?!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?晉 趙鞅 、 荀寅 帥師城 汝 濱,遂賦 晉國(guó) 一鼓鐵,以鑄刑鼎,著 范宣子 所為刑書焉?!薄犊鬃蛹艺Z(yǔ)·正論解》:“ 趙簡(jiǎn)子 賦 晉國(guó) 一鼓鐘,以鑄刑鼎,著 范宣子 所為刑書?!?王肅 注:“三十斤謂之鐘,鐘四謂之石,石四謂之鼓?!?/p>
(2).擊鼓一次。引申謂一舉,一戰(zhàn)?!稌x書·溫嶠傳》:“ 峻 ( 蘇峻 )勇而無(wú)謀,藉驕勝之勢(shì),自謂無(wú)前,今挑之戰(zhàn),可一鼓而擒也?!薄度龂?guó)演義》第十九回:“ 操 若攻將軍, 宮 引兵擊其背;若來(lái)攻城,將軍為救於后;不過(guò)旬日, 操 軍食盡,可一鼓而破?!?碧野 《我們的力量是無(wú)敵的》第二章:“一鼓打下 太原 ,不令敵人跑掉一個(gè)!”參見“ 一鼓作氣 ”。
蘇軾名句,白水山佛跡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消除水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