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頌《答陳再次前韻》:
牛斗經(jīng)年望建標(biāo),忽聞行李度南譙。
仙舟復(fù)喜逢元禮,飛御仍煩接子喬。
已試演綸成典冊(cè),尚勞分竹偃藩朝。
海沂邂逅誠(chéng)多幸,繼日相過不待招。
注釋參考
演綸
謂起草誥命。 宋 王禹偁 《和陳州田舍人留別》之三:“演綸多暇每封章,暫去頒條道更光?!?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三:“ 張秉 ,戶部員外郎、知制誥。 唐 故事,首曹罕有掌誥者, 秉 乞退為行內(nèi),不試(一作“罷”)演綸之職,遂退為度支員外郎、知制誥,自爾為例?!?/p>
成典
已有的法典或經(jīng)典?!豆茏印ぐ匝浴罚骸胺驌粐?guó)不在敦古,治世不在善攻,霸王不在成典?!?清 金一 《文學(xué)觀》:“夫謂語必己造,事不古同,誠(chéng)不免以刻覈待古人,雖以‘六經(jīng)’之尊,除《大易》而外,若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,類皆集成典成文而為書者也。”
分竹
給予作為權(quán)力象征的竹使符,謂封官授權(quán)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家傳銘》:“建節(jié) 中平 ,分竹 黃初 ?!薄读簳な捵语@傳》:“仁威將軍、 吳興 太守 子顯 ,神韻峻舉,宗中佳器。分竹未久,奄到喪殞,惻愴于懷?!?唐 無可 《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》詩:“分竹雄兼使,南方到海行?!?/p>
偃藩
(1).指地方長(zhǎng)官安臥撫治之地。 宋 梅堯臣 《送公儀龍圖知杭州》詩:“ 成都 與 餘杭 ,天下莫比論。彼為公故鄉(xiāng),此為公偃藩?!?/p>
(2).指臥治,無為而治。 宋 曾鞏 《回亳州知府諫議狀》:“伏惟開閤之初,偃藩甚樂。休有神明之助,茂臻福履之宜。”
蘇頌名句,答陳再次前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