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看老驥久伏櫪,一蹴千里如咫尺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送崔吉甫外刺安康分韻得客字》:
崔郎神駿如天馬兮來西極,霜蹄蹴踏汗流赤。
不令長楸嘶風(fēng)扈屬車,亦合交河涉冰摧蔽敵魄。
世無善御如王忍受,可能帖耳受鞭策。
棧云嵯峨漢江碧,一眼長淮天不隔。
崗寒幾處索調(diào)護,我有奇謀同藥石。
囊書行萬里,三載京華客。
浮云黯黮一掃空,歸來雙劍翔鳧舄。
行臺岌頁立分鼎,叱咤風(fēng)霆人辟易。
文書昴夜來急急,吏衙事牘看山積。
那知退食清心堂,萬卷敷床客滿席。
落落一世誰憐才,令我推枕三太息。
翱翔半刺頭欲雪,袖長奔跑何地褊迫。
我聞安康坦途走洛師,內(nèi)與荊襄梁益通血脈。
軍興生聚計蕭條,嗷嗷悲鴻尚中澤。
鼓鼙何日當罷警,濟時孰是良籌畫。
薰風(fēng)催熟崆峒麥,本根須人為愛惜。
志士慘淡意則同,摻祛況復(fù)念行役。
君看老驥久伏櫪,一蹴千里如咫尺。
醉歸為君慨慷擊唾壺,天雞三叫東方白。
注釋參考
老驥
年老的駿馬。多喻年老而壯志猶存之士。 唐 杜甫 《贈韋左丞丈濟》詩:“老驥思千里,饑鷹待一呼?!?宋 歐陽修 《送張生》詩:“老驥骨奇心尚壯,青松歲久色逾新?!?ye{1-1}劍{1*1}英 《自題近照絕句》:“百年贏得十之八,老驥仍將萬里行?!眳⒁姟?老驥伏櫪 ”。
伏櫪
亦作“ 伏歷 ”。1.馬伏在槽上。指受人馴養(yǎng)?!稘h書·李尋傳》:“馬不伏歷,不可以趨道;士不素養(yǎng),不可以重國?!?唐 杜甫 《高都護驄馬行》:“雄姿未受伏櫪恩,猛氣猶思戰(zhàn)場利。”
(2).喻指養(yǎng)育。 清 納蘭性德 《擬古》詩之二六:“但受伏櫪恩,何以異駑駘!”
(3).指蓄養(yǎng)在廄中的馬匹。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雖有 景公 之位,伏歷千駟,臣不貪也。”
(4). 三國 魏 曹操 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?!焙笥脼閴阎疚闯?,蟄居待時的典故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六:“不謂乘軒意,伏櫪還至今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旅況》:“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棲山,嘆息損朱顏?!?華羅庚 《病中斗》詩:“我行雖彳亍,豈gan{1*1}伏櫪哀。驅(qū)馳絶廣漠,騰躍越崔嵬。”
一蹴
一蹴 (yī cù)一舉腳。比喻輕而易舉的事情。
宋.陳著.水調(diào)歌頭.身到紫樞府詞:「身到紫樞府,一蹴鳳池間?!?h3>千里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咫尺咫尺 (zhǐchǐ)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?!蹲髠鳌べ夜拍辍?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程公許名句,送崔吉甫外刺安康分韻得客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