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玉《寄毛都官》:
寄問副車毛國鎮(zhèn),別來風(fēng)味久如何。
蓬萊閣上誰同飲,宛委山前幾番歌。
應(yīng)向蘭亭摛彩筆,曾教西子畫清蛾。
若還問我今何似,比著前春醉更多。
注釋參考
蓬萊閣
(1).閣名。在 山東省 蓬萊縣 北 丹崖山 上。 宋 嘉祐 年間建閣, 明 萬歷 年間增建了 呂祖殿 、 三清殿 等建筑。自古為文人學(xué)士雅集之地。 宋 孔平仲 《寄常文》詩:“ 蓬萊閣 下花多少, 清曠亭 前水淺深?!?/p>
(2).指秘書省或秘書監(jiān)。 唐 杜甫 《秋日寄題鄭監(jiān)湖上亭》詩之三:“暫阻 蓬萊閣 ,終為江海人。”亦省作“ 蓬閣 ”。 唐 孟浩然 《初出關(guān)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》詩:“永懷 蓬閣 友,寂寞滯 揚(yáng)云 ?!?唐 杜甫 《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(jiān)》詩:“移官 蓬閣 后,穀貴歿潛夫。”參見“ 蓬萊 ”。
宛委山
山名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“探 禹穴 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 唐 李泰 《括地志》:“ 石箐山 一名 玉笥山 ,又名 宛委山 ,即 會稽山 一峰也,在 會稽縣 東南十八里?!?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馀外傳》引《黃帝中經(jīng)歷》,謂 禹 登 宛委山 得金簡玉字之書。
張伯玉名句,寄毛都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