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和陶示周掾祖謝》:
聞有古學舍,竊懷淵明欣。
攝衣造兩塾,窺戶無一人。
邦風方杞夷,廟貌猶殷因。
先生饌已缺,弟子散莫臻。
忍饑坐談道,嗟我亦晚聞。
永言百世祀,未補平生勤。
今此復何國,豈與陳蔡鄰。
永愧虞仲翔,弦歌滄海濱。
注釋參考
有古
有遠謀?!兑葜軙こS枴罚骸鞍凡灰?,民知其至,而至于子孫,民乃有古,古者因民以順民?!?孔晁 注:“皆有經遠之規(guī),謂之有古?!?/p>
學舍
(1).學校的房舍?!逗鬂h書·儒林傳序》:“學舍頽敝,鞠為園蔬,牧童蕘豎,至於薪刈其下。”《新唐書·劉禹錫傳》:“ 貞觀 時,學舍千二百區(qū),生徒三千餘?!?清 惲敬 《重建東湖書院記》:“ 黎君 歸帑于官為銀若干,諸鄉(xiāng)先生任講堂學舍筑削之貲為銀若干?!?/p>
(2).猶學校?!短綇V記》卷四八六引 唐 薛調 《無雙傳》:“ 仙客 既覲,置於學舍,弟子為伍?!?宋 張淏 《云谷雜記·夢閱榜》:“ 櫄 在學舍,素負雋名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六丁》:“獨學舍稟給皆久廢?!?/p>
淵明
深遠明達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劉后主志》:“非淵明弘鑒,則中興之業(yè),何容易哉?”
蘇軾名句,和陶示周掾祖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