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陽先睹鳳,春歷正書麟
出自元代雅琥《上執(zhí)政四十韻》:
圣主飛龍日,求賢似拾珍。
典謨皆故老,登用必元臣。
日月當(dāng)黃道,風(fēng)云擁紫宸。
華封歸帝力,壽域囿吾民。
旭旭時將旦,熙熙物自春。
唐虞風(fēng)未遠(yuǎn),鄒魯俗還淳。
往者三靈墜,扶持賴有人。
斬鯨清海沸,煉石補(bǔ)天迍。
工鯀趨刑辟,皋夔起隱淪。
明公辭政久,首詔趣裝頻。
渴慰蒼生望,饑憐赤子貧。
朝陽先睹鳳,春歷正書麟。
總代天成化,俱為政入神。
五朝居輔弼,三世掌經(jīng)綸。
皇眷恩波闊,玄功德澤均。
房謀兼杜斷,蕭律繼曹遵。
歷法羲經(jīng)秘,書文頡篆新。
山河由秉筆,社稷在垂紳。
眾水宗南渤,諸星拱北辰。
濟(jì)為舟楫重,任托股肱親。
玉燭調(diào)元氣,金樞運(yùn)大鈞。
都俞聞密贊,諫論喜重陳。
聲教流沙外,謳歌碣石濱。
烏臺分繡斧,鳳詔繼華茵。
練達(dá)時無匹,公忠世絕倫。
棟梁支大廈,柱石表重闉。
天下皆桃李,人間靜棘榛。
中臺方正席,東閣又延賓。
有客懷吾道,無媒致此身。
窮經(jīng)甘寂寞,抱拙忍酸辛。
虎榜叨前列,鹓墀接后塵。
郎潛嗟咄咄,吏隱嘆逡逡。
十口長為旅,三年屢卜鄰。
稻粱猶不足,抱負(fù)豈能伸?養(yǎng)母留甘旨,居官守誨諄。
正言期董賈,枉道恥儀秦。
草芥難終棄,芻蕘尚可詢。
修涂多駿足,沍轍有潛鱗。
未遂風(fēng)云信,猶沾雨露仁。
天瓢能一滴,只尺是通津。
注釋參考
朝陽
朝陽 (cháoyáng) 向著太陽 be exposed to the sun; sunny 背山朝陽的小樓房 朝陽 (zhāoyáng) 早晨剛剛升起的太陽 the rising sun 迎著朝陽正書
(1).書體名。也叫楷書、真書。相傳正書始于 東漢 王次仲 ,完備于 三國 魏 鍾繇 ?!斗〞洝肪矶?南朝 梁 庾元威 《論書》:“所學(xué)正書,宜以 殷鈞 , 范懷約 為主,方正循紀(jì),修短合度?!?唐 岑文本 《伊闕佛龕碑》:“高一丈六寸,廣六尺六寸五分,三十二行,行五十一字,正書?!薄缎蜁V·正書敘論》:“在 漢 建初 有 王次仲 者,始以隸字作楷法;所謂楷法者,今之正書是也?!?宋 高宗 《翰墨志》:“ 晉 汝陰 太守 李矩 妻,善 鐘 法,能正書入妙?!?朱自清 《說文解字》:“隸書方整,去了挑筆,又變?yōu)椤龝?,這起于 魏 代。 晉 唐 之間卻稱為‘隸書’,而稱 漢 隸為‘八分書’。 晉 代也稱為‘楷書’。 宋 代又稱為‘真書’。正書本也是扁方的,到 陳 隋 的時候,漸漸變方了。到了 唐 代,又漸漸長了?!?/p>
(2).舊時指“經(jīng)”、“史”一類的書。別于小說、戲曲一類的“閑書”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疑古》:“夫惟 益 與 伊尹 受戮,并於正書,猶無其證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六家》:“至若職方之言,與《周官》無異;時訓(xùn)之説,比《月令》多同。斯百王之正書,五經(jīng)之別録也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“從來正書上面説, 孔子 貌似 陽虎 ,以致 匡 人之圍,是惡人像了圣人?!?/p>
雅琥名句,上執(zhí)政四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