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甫《忠孝詩》:
曾子立言詔后世,戰(zhàn)陳無勇非孝也。
戰(zhàn)死猶留千古名,大夫赤心為宗社。
而況判死乃得生,父母貴體非輕舍。
忠孝從來只一原,此道於今識者寡。
茲湖老師遺墨在,光焰萬太追風(fēng)雅。
發(fā)揮天經(jīng)與地義,為憐世人多聾啞。
跋語流傳壯矣哉,忠由孝出非外假。
厥今邊庭尚繹騷,其勢飆炊陵諸夏。
孤忠步步踏實(shí)地,紙上陳言付土苴。
報(bào)國即是報(bào)新恩,忠孝斷斷非二得。
兩閫對峙貴通情,胸懷如水常善下。
不見天高并地闊,要令物物歸化治。
雍容課笑凈邊塵,直把兵氛都汛灑。
名垂竹帛增親榮,入觀至尊金斝。
到此純孝通神明,冥冥之中錫純蝦。
病夫山中何所能,功成請將椽筆寫。
注釋參考
跋語
在書畫、文集等后的題詞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三》:“里中有 元 人《育嬰圖》摹本,載 元 獻(xiàn) 跋語,幾七百言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刑部·重刊閨范序》:“ 戴給事 既疏參 呂司寇 矣, 承恩 辨疏,即以跋語為出於給事之筆,此仇口往復(fù)之常,亦無足訝?!?冰心 《晚晴集·悼郭老》:“過了幾天, 老舍 先生就送來一張 郭老 贈我的條幅,上面寫著一首五律,還有跋語。”
流傳
流傳 (liúchuán) 謠言、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circulate;spread; be in circulation; be made known extensively 流傳后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矣哉
矣哉 (yǐzāi) 語氣詞連用?!耙印北硎疽讶换?qū)⑷?“哉”表示感嘆或反問,可譯為“啦”或“了嗎” already 甚矣哉為欺也?!鳌?劉基《賣柑者言》 盛矣哉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靈怪矣哉?!鳌?魏學(xué)洢《核舟記》 甚矣哉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袁甫名句,忠孝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