曳尾龜應樂,乘軒鶴謾肥。
出自唐朝徐鉉《明道人歸西林,求題院額,作此送之》
昔從岐陽狩,簪纓滿翠微。十年勞我夢,今日送師歸。
曳尾龜應樂,乘軒鶴謾肥。含情題小篆,將去掛巖扉。
注釋參考
曳尾龜
曳尾涂中之龜。比喻甘貧賤而全身者。 唐 白居易 《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》詩:“麒麟作脯龍為醢,何似泥中曳尾龜?!?宋 王禹偁 《謫居感事》詩:“兀兀拖腸鼠,悠悠曳尾龜?!眳⒁姟?曳尾涂中 ”。
乘軒鶴
春秋 時只有大夫才能乘軒, 衛(wèi)懿公 由于好鶴,鶴亦乘軒。事見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。 唐 沉佺期 《移禁可刑》詩:“寵邁乘軒鶴,榮過食稻鳧?!焙笠杂鳠o功受祿的人。 宋 王禹偁 《閣下詠懷》詩:“官清自比乘軒鶴,心小還同畏網(wǎng)魚?!?/p>
徐鉉名句,明道人歸西林,求題院額,作此送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