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元杰《題金氏三桂堂》:
見說庭階玉樹芳,薰教書史郁心香。
郤詵林峙應(yīng)難并,燕竇枝繁未足方。
莫羨三槐森鉅府,且看三桂列華堂。
多聞直諒成三益,松竹梅花共雪霜。
注釋參考
多聞
多聞 (duōwén) 見多識廣 well-informed;erudite 博學(xué)多聞不是一件壞事直諒
正直誠信。語出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……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?!?宋 蘇軾 《議富弼配享狀》:“秉心直諒,操術(shù)閎遠(yuǎn)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懷張?zhí)乒吩姡骸爸闭彾酁槭浪?,有懷長向我前開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答陳元采》:“竊自悲嘆,安得直諒之士以振吾過哉?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閻羅》:“ 萊蕪 秀才 李中之 ,性直諒不阿?!?/p>
三益
(1).謂直、諒、多聞。語本《論語·季氏》:“ 孔子 曰: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?!薄逗鬂h書·馮衍傳下》:“臣自惟無三益之才,不敢處三損之地?!?晉 慧遠(yuǎn) 《廬山東林雜詩》:“妙同趣自均,一悟超三益?!?宋 蘇軾 《除呂公著守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制》:“朕重失此三益之友,而閔勞以萬幾之煩?!?/p>
(2).借指良友。 晉 摯虞 《答杜育》詩:“賴茲三益,如琢如切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》之二二:“素心正如此,開徑望三益?!?宋 梅堯臣 《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》詩:“風(fēng)物稍佳時(shí),把酒會三益?!?/p>
(3).指梅、竹、石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五:“ 東坡 贊 文與可 梅竹石云:‘梅寒而秀,竹瘦而壽,石丑而文,是為三益之友?!?/p>
松竹梅
松與竹經(jīng)冬不凋,梅則寒冬生花,故習(xí)稱為“歲寒三友”。 清 高士奇 《金鰲退食筆記》卷下:“ 五龍亭 舊為 太素殿 ,創(chuàng)于 明 天順 年,在 太液池 西南向,后有草亭,畫松竹梅于上,曰‘歲寒門’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梅竹石三友》:“梅寒而秀,竹瘦而壽,石丑而文,是為三益之友。今人但知松竹梅為三友,莫知梅竹石之為三友也?!?/p>
雪霜
(1).雪和霜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行秋令,則雪霜不時(shí),小兵時(shí)起,土地侵削?!?唐 李紳 《發(fā)壽陽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懷書事》詩:“漸喜雪霜消解盡,得隨風(fēng)水到天津?!?宋 程大昌 《感皇恩》詞:“周遭松竹,任是雪霜長緑?!?/p>
(2).比喻一塵不染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授陸敬游十賚文》:“滌蕩紛穢,表里雪霜。”
(3).比喻白色。 唐 劉禹錫 《望夫山》詩:“肌膚銷盡雪霜色,羅綺點(diǎn)成苔蘚斑?!?唐 杜牧 《寄李播評事》詩:“春來煙渚上,幾浄雪霜毫。”
(4).借指某些白色事物。(1)白發(fā)。 唐 白居易 《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》:“雪霜各滿鬢,朱紫徒為衣?!?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種杉竹》:“糟麴有神熏不醉,雪霜夸健巧相沾。”(2)蘆花。 唐 黃滔 《題山居逸人》詩:“十畝餘蘆葦,新秋看雪霜?!?3)鹽。 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 王欽若 三司勾當(dāng),來 亳州 散食鹽錢。知州有詩一句云:‘雪霜散處民心悅?!?欽若 對曰:‘鼎鼐調(diào)時(shí)眾口知?!?/p>
徐元杰名句,題金氏三桂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玖玖車主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