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書小草各有能,雷雹震耀鶯花姝
出自宋代劉過《寄竹隱先生孫應(yīng)時》:
蘇州酒滴如真珠,公能醉之酒百壺。
得間政恐不來爾,來則倒屣相與俱。
江山繞樓詩句好,奔走萬變同馳驅(qū)。
大書小草各有能,雷雹震耀鶯花姝。
當(dāng)其半醉尚醒在,宛若處女未嫁夫。
杯行到手湖海歇,翻覆云雨來須臾。
義這屈使坐北面,命騷如役仆與奴。
角巾斜飄鬢毛出,筆墨顛倒衫袖烏。
回旋左右如有礙,歸路不記長須扶。
賓儕指摘士竊笑,亦有好事描為圖。
或云先生郁於用,浮深欲以酒自娛。
實非能飲姑好客,不時斗酒由人須。
若予乃是真飲者,糟丘日日鄉(xiāng)無何。
斂藏窮達付之酒,不以禮法自束拘。
情歸一真舉無偽,滑稽玩世為通儒。
飲與不飲無不可,醉醒醒醉同一區(qū)。
癡人之前莫說夢,夢中說夢愈闊迂。
客來輒飲飲輒醉,此其所以為竹胡。
不然他人豈無酒,欲去此腳自懶趨。
計公之客日百數(shù),結(jié)束冠帶紛座隅。
欲言喉牙物如梗,中懷腹非外示愚。
不如鄙性好誠實,退無取議進不諛。
歐公自愛曼卿放,昌黎亦喜劉叉粗。
滿城風(fēng)雨重陽近,黃共籬落金英敷。
山高凜風(fēng)吹客倒,公樓雖小主者殊。
狂當(dāng)相就取一醉,有酒飲我無酒酤。
此即雖狂亦可喜,我去俗子疇當(dāng)呼。
世無人兮亦已久,公不容我誰容乎。
注釋參考
大書
大書 (dàshū) 曲藝中的一種,如評書、彈詞等 popular stories;storytelling小草
(1).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統(tǒng)稱?!稑犯娂で迳糖o二·前溪歌之五》:“黃瓜是小草,春風(fēng)何足嘆?!?明 楊慎 《續(xù)百一詩》之十五:“葛藟縈樛木,兔絲附女蘿;夭夭二小草,洪蔭仰巨柯?!?/p>
(2).中藥遠志苗別名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七:“遠志苗曰小草,根曰遠志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 謝公 始有 東山 之志,后嚴(yán)命屢臻,勢不獲已,始就 桓公 司馬。于時人有餉 桓公 藥草,中有遠志。公取以問 謝 :‘此藥又名小草,何一物而有二稱?’ 謝 未即答。時 郝隆 在坐,應(yīng)聲答曰:‘此甚易解,處則為遠志,出則為小草?!?謝 甚有愧色。 桓公 目 謝 而笑曰:‘ 郝參軍 此過乃不惡,亦極有會?!焙笠孕〔萦髌接?。亦含雖懷遠志而遭際不遇之慨。 宋 陸游 《澗松》詩:“藥出山來為小草,楸成樹后困長藤。” 金 元好問 《洞仙歌》詞:“似山中遠志,謾出山來,成個甚,只是人間小草!” 明 吳承恩 《賞花釣魚謝表》:“臣等小草,愧乎出山涸轍。”
(3).指茶葉。 宋 張祁 《答人覓茶》詩:“內(nèi)家新賜密云龍,只到調(diào)元六七公;賴有家山供小草,猶堪詩老薦春風(fēng)。”
(4).草稿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秦宓傳》:“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,民請為明府陳其本紀(jì)。” 清 查慎行 《自題癸未以后詩稿》詩:“論卷排成手自刪,多慚小草落人間?!?/p>
(5).謂草書之字形小巧者。 唐 懷素 有《小草千字文》。 宋 陸游 《村圃》詩:“小草臨池學(xué),新詩滿竹題?!?明 陸深 《書輯》:“ 羲 獻 之書,謂之今草;結(jié)構(gòu)微眇者,謂之小草?!?/p>
雷雹
(1).打雷下雹?!稘h書·李尋傳》:“秋月行封爵,其月土濕奧,恐后有雷雹之變。” 五代 齊己 《靈松歌》:“有時深洞興雷雹,飛電繞身光閃爍?!?/p>
(2).比喻宏大而急驟的聲響。 唐 杜甫 《畫馬贊》:“四蹄雷雹,一日天地?!?宋 蘇軾 《兩橋詩·東新橋》:“魚龍亦驚逃,雷雹生馬蹄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吳沖卿示和韓持國詩一卷輒以為謝》詩:“我初見 韓子 ,蜿蜒噴雷雹。”
震耀
亦作“ 震曜 ”。亦作“ 震燿 ”。 1.雷聲震動,電光閃耀。極言其威猛之狀?!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盀樾塘P威獄,使民畏忌,以類其震曜殺戮?!?杜預(yù) 注:“雷震電曜,天之威也。圣人作刑獄,以象類之?!薄稘h書·敘傳下》:“靁電皆至,天威震耀,五刑之作,是則是效?!薄逗鬂h書·應(yīng)劭傳》:“夫刑罰威獄,以類天之震燿殺戮也?!?/p>
(2).震動,顯耀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貴鄉(xiāng)公髦傳》:“及 烈祖明皇帝 躬征 吳 蜀 ,皆所以奮揚赫斯,震耀威武也?!?唐 白居易 《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》:“由是正氣直聲,震耀朝右?!?清 曾國藩 《湘鄉(xiāng)縣賓興堂記》:“道德之宏,文章之富,將必有震燿寰區(qū),稱乎今日之武功而又將倍焉蓰焉者?!?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二章:“且夫我 中國 固具有囊括宇內(nèi),震耀全球,撫視萬國,凌轢五洲之資格者也。”
(3).震耳耀目。 唐 柳宗元 《非國語下·伍員》:“以彼庸蔽奇怪之語,而黼黻之,金石之,用震曜后世之耳目?!?/p>
鶯花
亦作“鸎花”。1.鶯啼花開。泛指春日景色。 唐 杜甫 《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義寺》詩:“鶯花隨世界,樓閣倚山巔?!?宋 楊萬里 《丙申歲朝》詩:“仙家風(fēng)土閒中是,歲后鸎花報早無?!?清 孫枝蔚 《寒食對酒有懷兄弟》詩:“兄弟多年別,鶯花故國思?!?/p>
(2).借喻妓女。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誰著你戀鶯花,輕性命,喪風(fēng)塵?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行路難》詩之十七:“名都鶯花發(fā)皓齒,知君眷眷嬋娟子?!?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續(xù)編》卷二:“ 維揚 本鶯花藪澤,自昔 新城 司李,狎主詞盟,紅橋冶春,香艷如昨。”
劉過名句,寄竹隱先生孫應(yīng)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