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首十力大導師,三界獨尊無比況
出自宋代釋宗杲《泉州惠安縣迎藏經(jīng)請小參偈》:
稽首十力大導師,三界獨尊無比況。
示現(xiàn)成佛轉(zhuǎn){1|1}法{1*1}輪,廣演無邊契經(jīng)海。
眾生心想念念殊,所轉(zhuǎn){1|1}法{1*1}輪亦差別。
法{1*1}輪{1|1}功德不可量,盡思竭力無能測。
有大經(jīng)卷在一塵,量等三千大千界。
世有聰慧明達人,具足天眼悉知見。
破塵出經(jīng)作佛事,不作實與非實想。
又以無邊法界空,納在佛身一毛孔。
須彌鐵圍及大海,一一包容無迫隘。
一毛既爾馀悉然,導師方便亦如是。
念念普遍諸毛孔,念念克證金剛慧。
念念成就佛菩提,念念滿足普賢愿。
而不生於戲論心,亦不住於深境界。
如夢如幻如水月,如優(yōu)曇華出世間。
如是常轉(zhuǎn)大經(jīng)卷,了無能轉(zhuǎn)所轉(zhuǎn)者。
三世諸佛諸菩薩,聲聞獨覺及天人。
地獄修羅鬼畜等,一一皆承此經(jīng)力。
我今復與諸佛子,各生殊勝難愚心。
還攝此經(jīng)一歸塵,安住毗盧法寶藏。
注釋參考
稽首
稽首 (qǐshǒu) kotow 古時的一種跪拜禮,叩頭至地,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,二曰頓首,三曰空首,四曰振動,…——《周禮·春官·大?!贰YZ公彥疏:“一曰稽首,其稽,稽留之字;頭至地多時,則為稽首也。此三者(空首、頓首、稽首)正拜也?;?拜中最重,臣拜君之拜?!?宣子拜稽首焉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 孟明稽首曰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 于是關公恍然大悟,稽首皈依而去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出家人所行的常禮,一般在見面時用 神仙見 西門慶,長揖稽首就坐?!秊in{1*1}瓶{1*1}梅》十力
(1).佛教謂佛所具有的十種力用。見《俱舍論》卷二九。 南朝 齊 謝鎮(zhèn)之 《與顧道士書》:“運十力以摧魔,弘四等以濟俗?!?/p>
(2).指 如來 。 唐 辯機 《<大唐西域記>贊》:“道不虛行,弘在明德。遂使三乘奧義,鬱于千載之下;十力遺靈,閟于萬里之外?!?唐 王維 《西方變畫贊序》:“唯茲十力所護,豈與百身之贖?!?趙殿成 注:“僧 肇 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注:‘十力是 如來 的別稱耳。十力備,故即以為名?!?/p>
大導師
指佛菩薩。謂其能以無邊法力導引眾生超脫生死。 唐 王維 《謁璿上人》詩:“夙從大導師,焚香此瞻仰。” 趙殿成 箋注:“《法華經(jīng)》:‘諸比丘、 如來 亦復如是,今為汝等作大導師?!度A嚴經(jīng)》:‘一切菩薩為大導師,引諸眾生,入佛法門?!?/p>
三界
(1).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、se{1-1}界和無se{1-1}界。見《俱舍論·世分別品》。 晉 慧遠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求宗不順化》:“三界流動,以罪苦為場?;M則因緣永息,流動則受苦無窮。”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輪,念念未曾息?!?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歸依三寶贊》詞:“三界里,有取總災危?!?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列子>》:“ 莊子 見道十三四, 列子 見道十七八,丁da{1*1}法之未東,皆未脫離三界?!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遙多快樂,遨游三界最清奇?!?/p>
(2).猶三屆,三期?!对贰みx舉志二》:“都監(jiān)歷三界,陞務使,一周歲為滿,月日不及者通理。務使歷三界,陞提領?!?/p>
獨尊
獨受尊重;獨居首位?!妒酚洝と跏兰摇罚骸?康叔 親屬有十而獨尊者,褒有德也?!?唐 崔融 《為成使君賀白狼表》:“陛下獨尊三界,高視四天?!?明 王世貞 《菊花》詩:“千林落木誰堪殿,九日浮萸迥獨尊?!?楊朔 《泰山極頂》:“我覺得掛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獨尊的 泰山 ,卻像一幅規(guī)模驚人的青緑山水畫,從下面倒展開來?!?/p>
比況
(1).與類似事例進行比照?!稘h書·刑法志》:“其后姦猾巧法,轉(zhuǎn)相比況,禁罔寖密。” 唐 權德輿 《雜詩》之二:“魂交復目斷,縹緲難比況?!薄缎绿茣づI?zhèn)鳌罚骸熬鸸牌饕员葲r君子。”
(2).比擬。
釋宗杲名句,泉州惠安縣迎藏經(jīng)請小參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