塵埃三載足昏塞,一聽妙語還醒忪
出自宋代王阮《昌國秩滿次陳糾祖行韻一首》:
昔之督郵逐彭澤,今之督郵眷昌國。
不令自賦歸去來,更以新詩祖行色。
開緘墨濕雨蒙蒙,細(xì)讀字字含清風(fēng)。
塵埃三載足昏塞,一聽妙語還醒忪。
持歸柴桑有茅舍,揭之其間作佳話。
非惟可詫陶淵明,亦愧當(dāng)年督郵者。
注釋參考
塵埃
塵埃 (chén āi) 飛揚(yáng)的塵土 dust;dirt 塵埃傳播病菌 ;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蟬蛻于濁穢,以浮游塵埃之外,不獲世之滋垢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 蒙世俗之塵埃。昏塞
(1).昏憒閉塞;昏聵。 唐 韓愈 《與華州李尚書書》:“懦弱昏塞,不能奮勵出奇,少答所遇。” 宋 曾鞏 《辭中書舍人狀》:“臣齒髮已衰,心志昏塞,豈獨(dú)施於翰墨,懼非其任,至於謀猷獻(xiàn)納,尤不逮人?!?明 歸有光 《與吳三泉書》之十:“﹝僕﹞幸而耳目未甚昏塞,自少讀前人書,往往若有概于中者。”
(2).遮蔽,充塞。《明史·廣西土司傳二·思恩》:“又以 思恩 舊治瘴霧昏塞,宜更之爽塏?!?/p>
一聽
(1).一一傾聽?!俄n非子·八經(jīng)》:“下君盡己之能,中君盡人之力,上君盡人之智。是以事至而結(jié)智,一聽而公會?!?陳奇猷 集釋:“《內(nèi)儲説上篇》‘一聽’節(jié): 齊湣王 聽竽,好一一聽之。是一聽,即一一聽之。一一聽之者,謂分離各言事者而聽其各別之言,蓋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?!?/p>
(2).初聽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冬緒羈懷》詩:“一聽春鶯喧,再視秋鴻沒?!?宋 蘇軾 《南堂》詩之三:“一聽南堂新瓦響,似聞東塢小荷香?!?/p>
(3).完全聽?wèi){。《舊五代史·梁書·末帝紀(jì)下》:“如愿出家受戒者,皆須赴闕比試藝業(yè)施行,愿歸俗者一聽自便。” 梁啟超 《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》:“無國會而一聽現(xiàn)政府之實(shí)行姿虐,不負(fù)責(zé)任,則有死無生,其勢已洞若觀火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今姑且寄奉,可用與否,一聽酌定。”
(4).指完全聽信?!度龂萘x》第四四回:“今 曹操 驅(qū)眾南侵,和與戰(zhàn)二策,主公不能決,一聽於將軍。”
妙語
妙語 (miàoyǔ) 指意味深長或說得很俏皮的話 witty remark;witticism;felicity of phrases 快速、簡練而漂亮、詼諧的說法 quip 用一些妙語使他們的評論生動 詞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語 a meaningful or pleasant expression 妙語驚人還醒
(1).稱醉酒后神志恢復(fù)正常狀態(tài)。 唐 錢起 《開元觀遇張侍御》詩:“欲醉流霞酌,還醒度竹鐘?!?唐 賈島 《送張校書季霞》詩:“暫醉即還醒,彼土生桂茶。”
(2).死后復(fù)生;蘇醒?!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呋兀骸暗饺疹^西,只見首帕動撣,解開,﹝鸚鵡﹞還醒過來了?!薄逗渴澜纭肪戆耍骸耙粫r七手八腳扶了進(jìn)去,纔慢慢的還醒過來。” 老舍 《老張的哲學(xué)》第四五:“ 王德 慢慢的還醒過來,不知是糖水的功用,還是什么?” 管樺 《還鄉(xiāng)河之夜》:“鬼子用涼水在老人頭上噴,又漸漸還醒過來?!?/p>
王阮名句,昌國秩滿次陳糾祖行韻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