曳婁一縫掖,出處勞昏早
出自唐代李紳《過梅里七首家…今列題于后。憶東郭居(效丘遲)》:
昔余過稚齒,從師昧知奧。
徒懷利物心,不獲藏身寶。
曳婁一縫掖,出處勞昏早。
醒醉迷啜哺,衣裳辨顛倒。
忠誠貫白日,直已憑蒼昊。
卷舌墮讒諛,驚波息行潦。
衰禽識舊木,疲馬知歸道。
楊柳長庭柯,蘭荃覆階草。
旌旄光里舍,騎服歡妻嫂。
綠鬢絕新知,蒼須稀舊老。
冠緌身忝貴,齋沐心常禱。
笙磬諒諧和,庭除還灑掃。
棲遲還竹巷,物役浸江島。
倏忽變星霜,悲傷滿衷抱。
注釋參考
曳婁
猶穿戴。語本《詩·唐風(fēng)·山有樞》:“子有衣裳,弗曳弗婁?!?毛 傳:“婁亦曳也?!?孔穎達 疏:“曳者,衣裳在身,行必曳之;婁與曳連,則同為一事。” 宋 蘇軾 《謝除兵部尚書賜對衣金帶馬狀》之一:“蒙恩賜臣衣一對,金帶一條,并魚袋、金鍍銀鞍轡馬一匹者,盛服在躬,無復(fù)曳婁之嘆!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十四》:“車馬之馳驅(qū),衣裳之曳婁,酒食鼓瑟之愉樂,皆巨室與貧民所以通工易事,澤及三族?!?/p>
縫掖
亦作“ 縫腋 ”。大袖單衣,古儒者所服。亦指儒者?!逗鬂h書·王符傳》:“徒見二千石,不如一縫掖。” 李賢 注:“《禮記·儒行》:‘ 孔子 曰:“ 丘 少居 魯 ,衣逢掖之衣?!薄?鄭玄 注曰:‘逢猶大也。大掖之衣,大袂單衣也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:“大夫士,狐貉縫腋,羔麑豹袪?!薄杜f唐書·文苑傳中·李邕》:“陛下若以臣之賤不足以贖 邕 , 鴈門 縫掖有効矣。”《明史·金毓峒傳》:“因言 復(fù)社 一案,其人盡縫掖,不可以一夫私怨開禍端?!?清 汪懋麟 《同展成入直史館蒙示和謝惠連秋懷詩走筆和之》:“安能學(xué)縫掖,巧黠各相半?!?/p>
李紳名句,過梅里七首家…今列題于后。憶東郭居(效丘遲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劍指九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