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林丈人真好事,大筆新詩警昏瞀
出自宋代孫應時《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》:
萬物野馬相追奔,百年夢境更起仆。
是中諸妄要掃刮,努力良心自成就。
舞雩春風沂水側(cè),當日群公切磋究。
大途九軌自可識,廣居安宅寧當僦。
少年恐不保壯老,夜氣還能亡旦書。
詩書禮樂在庠序,鄉(xiāng)射弦歌列籩豆。
共惟百圣貽后來,豈使一科圖急售。
如何道術(shù)坐陸沉,獨指利名紛輻輳。
斯文未喪天所賜,接踵諸賢出哀救。
圣門榛棘得劃除,俗學膏肓有砭灸。
晚出顓蒙格調(diào)卑,平生師友追從舊。
敢言割雞慕牛刀,直恐狐裘雜羔袖。
是邦山水故瀟灑,滿眼衣冠多整秀。
向來張呂相逢地,遺韻余風洗凡陋。
眷然鄉(xiāng)??蟻碛?,勉矣英材起相副。
名門政假扶持力,闔境似驚聞見驟。
儒林丈人真好事,大筆新詩警昏瞀。
寄言同社相知心,不怪狂歌續(xù)貂后。
注釋參考
儒林丈人
對博學儒士的尊稱?!度龂尽の褐尽じ哔F鄉(xiāng)公髦紀》“於是復命講《禮記》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暢 《晉諸公贊》:“帝常與中護軍 司馬望 、侍中 王沉 、散騎常侍 裴秀 、黃門侍郎 鐘會 等講宴於東堂,并屬文論。名 秀 為儒林丈人, 沉 為文籍先生?!?清 龔自珍 《漢朝儒生行》:“ 蘭臺 能書 漢 朝事,不能盡書 漢 朝千百心。儒林丈人識此吟?!?/p>
好事
好事 (hǎoshì) 佛事或道場。特指為死事所做的超度儀式 Buddhist service 揚起布幡作好事 有益的事情 good deed 先驅(qū)者為國家做一件好事 舊時指慈善的事情 an act of charity 給我做件好事吧,我的孩子 好事 (hàoshì) 喜歡多事。愛參與他人事務的 meddlesome;officious大筆
大筆 (dàbǐ) 敬語。贊揚某人的書法造詣或文章寫作水平 masterpiece of well-known writer 大筆 (dàbǐ) 數(shù)量或價值相當大的 substantial;a large sum 在交易中賺了一大筆錢新詩
(1).新的詩作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詩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詩,示我以游娛?!?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七:“陶冶性靈存底物?新詩改罷自長吟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:“海外偏留文字緣,新詩脫口每爭傳?!?/p>
(2).指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關(guān)于詩的一封信》:“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?!?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寫新詩,我填舊詞,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。”
昏瞀
(1).迷惘困惑?!稌ひ骛ⅰ贰跋旅窠曰鑹|” 孔 傳:“言天下民昏瞀墊溺,皆困水災。” 孔穎達 疏:“瞀者?;笾?,故言昏瞀?!?漢 徐干 《中論·貴言》:“故君子之與人言也,使辭足以達其知慮之所至,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,弗過其任而強牽制也。茍過其任而強牽制,則將昏瞀委滯而遂疑君子以為欺我也?!?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文體遞變,字之用亦多,世無好學深思之士,悉心潛研,對之昏瞀,其苦實甚?!?/p>
(2).愚昧無知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九愁賦》:“競昏瞀以營私,害予身之奉公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“公理”的把戲》:“《順天時報》的記者倘竟不知,可謂昏瞀,倘使知道而故意淆亂黑白,那就有挑撥……之嫌,居心可謂卑劣?!?/p>
(3).指愚昧無知的人。 宋 王安石 《乞罷政事表》之一:“竊以使陪國論,惟亮天功,必用強明,乃能協(xié)濟,豈容昏瞀,可以叨居。”
(4).昏沉;神志昏亂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梅》:“后有疾,綦篤,移榻其中;又別設(shè)錦裀於內(nèi)室而扃其戶,若有所伺。 王 以為惑,而以其疾勢昏瞀,不忍傷之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 天錫 遂大發(fā)寒熱,昏瞀不知人?!?茅盾 《創(chuàng)造》三:“從前……冒險用了破壞性極強的大黃巴豆,弄成了 嫻嫻 現(xiàn)在的昏瞀邪亂的神氣。”
(5).視覺昏花;模糊。 蘇曼殊 《遯跡記》:“深悔當日老眼昏瞀,親此大盜?!?/p>
孫應時名句,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