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休問,過潼關(guān)北去,都是詩材
出自元代張之翰《沁園春 送趙彥伯御史》:
君按西秦,我走東秦,一尊共開。
恨匆匆行色,無多款曲,區(qū)區(qū)別語,未易安排。
百二關(guān)河,三千道路,前歲如今曾往回。
但休問,過潼關(guān)北去,都是詩材。
公余應(yīng)見青崖。
怕念我、茲游無好懷。
□也知巧宦,常居要地,其如公論,不用非才。
北渚光中,華峰影里,放得婆娑亦快哉。
三年里,盡平分煙景,抖擻塵埃。
注釋參考
休問
(1).佳訊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許靖傳》:“既濟 南海 ,與領(lǐng)守 兒孝德 相見,知足下忠義奮發(fā),整飭元戎,西迎大駕,巡省中岳。承此休問,且悲且憙?!?/p>
(2).好的聲譽。 唐 柳宗元 《送寧國范明府詩序》:“有 范氏傳真 者,始來京師,近臣多言其美,宰相聞之,用以為是職,在門下,甚獲休問?!?/p>
潼關(guān)
關(guān)隘名。古稱 桃林塞 。 東漢 時設(shè) 潼關(guān) ,故址在今 陜西省 潼關(guān)縣 東南,處 陜西 、 山西 、 河南 三省要沖,素稱險要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四》:“ 河 在 關(guān) 內(nèi),南流,潼激關(guān)山,因謂之 潼關(guān) 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 潼關(guān) 百萬師,往者散何卒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四章:“只要明天從 潼關(guān) 附近沖過去,到了 河南 ,官兵就再也包圍不住咱們啦。”
詩材
(1).詩的素材。 宋 陸游 《冬夜吟》:“造物有意娛詩人,供與詩材次第新?!?清 厲鶚 《<綠杉野屋集>序》:“詩材富,而意以為匠,神以為斤,則大篇短章,均擅其勝?!?/p>
(2).詩才。 元 吳萊 《題<永嘉唐氏清節(jié)處士卷>》詩:“晴窓撫卷盡達者,禿筆落紙誰詩材?!?/p>
張之翰名句,沁園春 送趙彥伯御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