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橋仍在,波心蕩,冷月無聲
出自宋代姜夔《揚(yáng)州慢·淮左名都》:
淳熙丙申至日,予過維揚(yáng)。
夜雪初霽,薺麥彌望。
入其城,則四顧蕭條,寒水自碧,暮色漸起,戍角悲吟。
予懷愴然,感慨今昔,因自度此曲。
千巖老人以為有《黍離》之悲也。
淮左名都,竹西佳處,解鞍少駐初程。
過春風(fēng)十里,盡薺麥青青。
自胡馬窺江去后,廢池喬木,猶厭言兵。
漸黃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。
杜郎俊賞,算而今重到須驚。
縱豆蔻詞工,青樓夢好,難賦深情。
二十四橋仍在,波心蕩,冷月無聲。
念橋邊紅藥,年年知為誰生?
注釋參考
二十四橋
故址在 江蘇省 揚(yáng)州市 江都縣 西郊。 唐 杜牧 《寄揚(yáng)州韓綽判官》詩:“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?”《方輿勝覽》謂 隋 代已有二十四橋,并以城門坊市為名。 宋 韓令坤 筑州城,別立橋梁,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,已難查考。 宋 沉括 《夢溪補(bǔ)筆談·雜志》:“ 揚(yáng)州 在 唐 時(shí)最盛。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,東西七里三十步,可紀(jì)者有二十四橋。最西 濁河 茶園橋 ……自 驛橋 北河流東出,有 參佐橋 ,次東水門,東出有 山光橋 ?!毕抵?揚(yáng)州 城外西自 濁河橋 茶園橋 起,東至 山光橋 止沿途所有的橋。 清 李斗 《揚(yáng)州畫舫錄·岡西錄》則以為:“ 廿西橋 即 吳家磚橋 ,一名 紅藥橋 ……《揚(yáng)州鼓吹詞序》云: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,故名。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橋,二説皆非?!焙笥靡灾父栉璺比A之地。 宋 周邦彥 《玉樓春·惆悵詞》:“天涯回首一消魂,二十四橋歌舞地?!?元 薩都剌 《題清涼亭》詩:“二十四橋秋水白, 淮南 八月瀉銀河?!?/p>
波心
水中央。 唐 白居易 《春題湖上》詩:“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點(diǎn)波心一顆珠?!?宋 魯應(yīng)龍 《閑窗括異志》:“一塔屹於波心?!?柯巖 《奇異的書簡·美的追求者》:“也許是一片白云偶爾投影在大海的波心。”
冷月
月亮。月光給人以清冷之感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》:“華燈閟艱歲,冷月掛空府?!薄都t樓夢》第七六回:“寒塘渡鶴影,冷月葬詩魂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四:“蒼蒼的暮靄,漸漸地漫天掩地的下罩,東方故國送別的情意,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迴望。” 劉白羽 《從富拉爾基到齊齊哈爾》:“這春夜是如此寧靜,一輪淡淡的冷月懸掛在天上,幾星燈火在遠(yuǎn)方閃爍,只偶爾有一輛汽車閃著雪亮的燈光飛了過去?!?/p>
無聲
無聲 (wúshēng) 沒有一點(diǎn)聲音 silent;noiseless 無聲無息姜夔名句,揚(yáng)州慢·淮左名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