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與義《出山道中》:
雨歇澹春曉,云氣山腰流。
高崖落絳葉,恍如人世秋。
避地時(shí)忽忽,出山意悠悠。
溪急竹陰動(dòng),谷虛禽響幽。
同行得快士,勝處頻淹留。
乘除了身世,未恨落房州。
注釋參考
春曉
春日黎明;春日黎明之時(shí)。 唐 趙存約 《鳥散馀花落》詩:“春曉游禽集,幽庭幾樹花。” 明 劉基 《漫成》詩之一:“春曉正堪睡,嫌他牎上明?!?清 韓泰華 《無事為福齋隨筆》卷下:“過橋望春曉,碧瓦浮輕霜。”
云氣
云氣 (yúnqì) 稀薄游動(dòng)的云 cloudy obscured haze山腰
山腳和山頂之間大約一半的地方。 北周 庾信 《枯樹賦》:“橫洞口而欹臥,頓山腰而半折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殘暑招客》詩:“云截山腰斷,風(fēng)驅(qū)雨腳迴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一回:“一句話未完,只聽得山腰里吱的一聲骲頭響箭,一直射在半空里去。” 聞一多 《初夏一夜的印象》詩:“貼在山腰下佝僂得可怕的老柏,拿著黑疲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?!?/p>
陳與義名句,出山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