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小疾請告》:
晝枕高舂體不勤,客來猶復(fù)著綸巾。
冒榮初牒無三最,寧是朝家予告人。
注釋參考
冒榮
貪圖榮耀。 唐 劉禹錫 《代讓同平章事表》:“豈敢冒榮,遂安竊位?” 宋 王禹偁 《右衛(wèi)將軍秦公墓志銘》:“ 李氏 害據(jù),百官備具。去就終始,公得其所。人皆冒榮,我守臺陵?!?宋 蘇軾 《繳進李定詞頭狀》:“ 李定 備位侍從,終不言母為誰氏,強顏匿志,冒榮自欺?!?/p>
朝家
(1).國家;朝廷?!逗鬂h書·應(yīng)劭傳》:“ 鮮卑 隔在漠北……茍欲中國珍貨,非為畏威懷德。計獲事足,旋踵為害。是以朝家外而不內(nèi),蓋為此也?!?李賢 注:“朝家猶國家也?!?宋 陸游 《估客有自蔡州來者感悵彌日》詩:“和親自古非長策,誰與朝家共此憂。” 明 沉德符 《<野獲編>序》:“余生長京邸,孩時即聞朝家事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金縷曲·再贈梁汾》詞:“袞袞門前題鳳客,竟居然潤色朝家典,憑觸忌,舌難剪?!?/p>
(2).指皇帝。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元旦大朝會》:“次至 玉津 御園射弓,朝家選能射武臣伴射,就園賜宴?!?/p>
予告
(1). 漢 代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員依例給以在官休假的待遇,謂之予告。告,休假。《漢書·馮野王傳》:“今有司以為予告得歸,賜告不得,是一律兩科,失省刑之意?!薄妒酚洝じ咦姹炯o》“ 高祖 為亭長,常告歸之田” 裴骃 集解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:“ 漢 律,吏二千石有予告、賜告。予告者,在官有功最,法所當?shù)谜咭病!?/p>
(2).后代凡大臣因病、老準予休假或退休的都叫予告。 宋 楊萬里 《二月二十四日雨中泛舟賦詩》:“君王予告作寒食,來看 孤山 海棠色。”《明史·文苑傳三·李攀龍》:“﹝ 攀龍 ﹞念母思歸,遂謝病。故事,外官謝病不再起,吏部重其才,用 何景明 例,特予告歸。予告者,例得再起?!薄肚鍟洹だ舨俊せ鼊浊謇羲尽罚骸胺补倌昀细嫘菡?,則令致仕。大臣予告者,或加銜、或食俸,皆出特恩,以示優(yōu)異焉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原來 漱玉 家中有一座園亭,是太傅予告之后,頤養(yǎng)之地?!?/p>
宋庠名句,小疾請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