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司馬光《送朱校理知濰州》:
東國連年水傷稼,使君到部即行春。
茫茫四野潢污竭,郁郁萬行桑柘新。
俗不好奢田器貴,獄無留擊吏家貧。
齊人勿怨歸朝速,自是承明侍從臣。
注釋參考
齊人
(1).平民。 晉 劉琨 《勸進(jìn)表》:“齊人波蕩,無所繫心?!薄缎绿茣ろf倫傳》:“ 國忠 多發(fā)州縣齊人令鼓鑄,督非所習(xí),雖箠抶苛嚴(yán),愈無功?!?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帝王都會(huì)一》:“ 董昌 僭亂,為昏鏡水,狂謀惡貫,流染齊人?!?/p>
(2). 齊國 的人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子誠 齊 人也,知 管仲 、 晏子 而已矣?!?/p>
歸朝
(1).歸附朝廷?!杜f唐書·憲宗紀(jì)下》:“賊 吳元濟(jì) 上表,請(qǐng)束身歸朝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五:“ 鄧王 乃 錢俶 歸朝后所封?!?/p>
(2).返回朝廷。 唐 杜甫 《將曉》詩:“歸朝日簪笏,筋力定如何?!?/p>
自是
自是 (zìshì) 自然是 naturally;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,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-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?!独献印? 從此 from now on;from then on;henceforth;thereupon承明
(1).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稱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,謂之承明何?曰:承乎明堂之后者也。”
(2).即 承明廬 。《漢書·翼奉傳》:“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、 武臺(tái) 、 麒麟 、 鳳皇 、 bai{1*1}虎 、 玉堂 、 金華 之殿,獨(dú)有 前殿 、 曲臺(tái) 、 漸臺(tái) 、 宣室 、 承明 耳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去丹陽尹荊州》詩:“驂駕乘駟馬,謁帝朝 承明 ?!?宋 辛棄疾 《木蘭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詞:“想夜半 承明 ,留教視草,卻遣籌邊?!眳⒁姟?承明廬 ”。
從臣
隨從之臣下;侍從之臣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從臣思跡,本原事業(yè),祗誦功德?!?唐 宋之問 《松山嶺應(yīng)制》詩:“塵銷清蹕路,云溼從臣衣?!?宋 楊億 《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從宸游因成紀(jì)事二十二韻》:“從臣沙苑馬,衛(wèi)士羽林槍?!?明 劉基 《贈(zèng)杜安道》詩:“當(dāng)時(shí)從臣皆俊良,近侍共推 徐 與 杜 ?!?清 沉初 《西清筆記·文獻(xiàn)紀(jì)》:“先是內(nèi)廷三品以上皆穿紅衣,仿御前從臣之例。”
司馬光名句,送朱校理知濰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