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送范才元》:
古云七尺驅(qū),不及一尺面。
紛紛閱人久,過眼今乃見。
吾弟外門杰,籍甚東周彥。
瀾翻倒三峽,浩博橫萬卷。
不減王夷甫,似是曹子建。
抱負(fù)三十年,始遇相君薦。
聲名徹當(dāng)寧,賜對金鑾殿。
乃不留石渠,頗動薦紳嘆。
大藩須按察,此事君亦漫。
遙知閉齋閣,幽討在幾案。
歲月局上消,山水琴中玩。
官池本不渾,慎勿驚魚亂。
明年麥秋殘,荔子承清宴。
即席酒椽筆,可酢風(fēng)味獻(xiàn)。
歸來佐中興,密勿膺帝眷。
不忍話艱難,江淮尚酣戰(zhàn)。
乃翁月旦評,飽學(xué)富文翰。
當(dāng)年蒙賞音,好我置華饌。
侑觴出歌舞,色溫微笑粲。
回頭隔生死,拊事臉必泫。
而今百無堪,老大足憂患。
讀書只自誤,株愚不知變。
平生一丘壑,競此豈其慢。
正可卷而懷,安於素貧賤。
故鄉(xiāng)無巢歸,客子斗身健。
功名要晚就,婚嫁須早辦。
浮萍偶相值,悵此臨岐餞。
更待南雁回,書來警衰愞。
注釋參考
七尺
(1).古代指二十歲?!吨芏Y·地官·鄉(xiāng)大夫》:“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,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,皆征之?!?賈公彥 疏:“七尺謂年二十知者,案《韓詩外傳》‘二十行役’,與此國中七尺同,則知七尺謂年二十?!?/p>
(2).指身軀。人身長約當(dāng)古尺七尺,故稱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太尉王儉碑銘》:“傾方寸以奉國,忘七尺以事君。” 唐 李頎 《古意》詩:“賭勝馬蹄下,由來輕七尺?!?清 孫枝蔚 《黃河舟中》詩:“七尺雖無用,臨深亦可驚?!?阿英 《袁中郎做官》:“不肖雖愚,豈以七尺易一官。”
不及
不及 (bùjí) 不如,比不上 not up to;be inferior to;not so good as 不及50幾年前 趕不上,來不及 too late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夠不上 fall short of;fail to reach 未被接近 unapproached 作為對風(fēng)采的描繪…,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一尺
(1).表度量。十寸為一尺。《莊子·天下》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萬世不竭。” 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,十分為一寸,十寸為一尺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四回:“原來那 天山勇 ,馬上慣使漆抹弩,一尺來長鐵翎箭,有名喚做一點(diǎn)油?!?/p>
(2).形容極短或極寬,多含夸張之意,非實(shí)指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 子貢 曰:‘兩國搆難,壯士列陣,塵埃漲天。 賜 不持一尺之兵、一斗之糧,解兩國之難?!?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, 王僚 恠其狀偉,身長一丈,腰十圍,眉間一尺?!?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之三:“一尺月透戶,仡栗如劍飛。”
李處權(quán)名句,送范才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