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姚勉《寄感山二詩僧》:
欲聽茶鼎轉(zhuǎn)風(fēng)松,底事云房白晝封。
應(yīng)在山中采樵去,雪深何處問行蹤。
注釋參考
采樵
砍柴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敖c牧採樵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づ釢搨鳌贰?秀 , 咸熙 中為尚書僕射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會(huì)三輔亂,人多流宕,而 干 義 不去,與諸知故相浮沉,採樵自活。” 唐 皮日休 《奉和魯望樵人十詠·樵歌》:“此曲太古音,由來無管奏。多云採樵樂,或説林泉候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 瑪納斯 有遣犯之婦入山採樵,突為 瑪哈沁 所執(zhí)。”一本作“ 樵采 ”。
打柴。《左傳·桓公十二年》:“請(qǐng)無捍采樵者以誘之?!?杜預(yù) 注:“樵,薪也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宿東園》詩:“ 陳王 鬭雞道, 安仁 采樵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斫蟒》:“ 胡田村 胡 姓者,兄弟采樵,深入幽谷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行蹤
行蹤 (xíngzōng) 行動(dòng)所留的痕跡 whereabouts;vestiges;traces 行蹤難測(cè)姚勉名句,寄感山二詩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