繡衣才出境,蕭斧旋芟夷
出自宋代王柏《馬華父母葉氏挽章》:
力疾呼兒語,民方弄潢池。
兒職不可緩,母疾尚可為。
繡衣才出境,蕭斧旋芟夷。
百姓得奠枕,歸來拜慈帷。
母訓(xùn)不敢墜,母喜開雙眉。
陰功覃雨露,慶報(bào)當(dāng)期頤。
孟夏草木長,庭萱何遽萎。
平生事儉約,猶有嬪時(shí)衣。
熏爐經(jīng)卷靜,不復(fù)朝莫披。
西風(fēng)秋又晚,萸菊思年時(shí)。
瞿瞿臨祖奠,清血應(yīng)漣洏。
明朝鶴巖道,舊冢連新悲。
注釋參考
繡衣
(1).彩繡的絲綢衣服。古代貴者所服。今多指飾以刺繡的絲質(zhì)服裝。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:“﹝ 衛(wèi)懿公 ﹞與夫人繡衣,曰:‘聽於二子!’”《南史·崔祖思傳》:“ 東阿 婦以繡衣賜死, 王景興 以折米見誚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鸚鵡曲》:“ 雙成 小立各宮樣,繡衣烏帽 高將軍 ?!?/p>
(2).見“ 繡衣直指 ”。
出境
出境 (chūjìng) 越出邊境 leave the country 走出一地,進(jìn)入另一地 leave some area 出境 (chūjìng) 離開國境或邊境的 exit 出境手續(xù)蕭斧
古代兵器斧鉞。蕭,通“ 肅 ”?!墩f文·艸部》“蕭,艾蒿也。從艸,肅聲” 清 段玉裁 注:“與肅同音通用。蕭墻、蕭斧皆訓(xùn)肅?!卑矗蚋X用于刑罰,故取嚴(yán)肅之義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善說》:“夫以 秦 楚 之強(qiáng)而報(bào)讐於弱 薛 ,譬猶摩蕭斧而伐朝菌也。” 唐 孔穎達(dá) 《〈春秋正義〉序》:“一字所嘉,有同華袞之贈(zèng);一言所黜,無異蕭斧之誅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凱歌上劉恭文》詞:“千里風(fēng)飛雷厲,四校星流彗掃,蕭斧剉春蔥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退谷歌》:“ 武陵 洞口聞野哭,蕭斧斫盡桃花林?!币徽f蕭斧即越斧,見《文選·左思〈魏都賦〉》 李周翰 注。一說蕭斧即芟艾之斧,見 徐鍇 《說文解字繫傳·艸部·蕭》。
芟夷
(1).除草;刈除?!蹲髠鳌る[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如農(nóng)夫之務(wù)去草焉,芟夷藴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殖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名實(shí)》:“芳蕙芟夷,臭鮑佩御?!?唐 杜甫 《除草》詩:“芟夷不可闕,疾惡信如讎?!?郭沫若 《水平線下·到宜興去》:“我在這里雖然開不出甚么美的好花來,但如路旁的雜草那樣,總可以迸發(fā)幾株罷?遇著別有會(huì)心的 周茂叔 ,他是不會(huì)芟夷它的呢?!?/p>
(2).裁減;刪削。《<尚書>序》:“芟夷煩亂,翦截浮辭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 桓宣武 與 郗超 議芟夷朝臣。條牒既定,其夜同宿?!?宋 陳亮 《又乙巳春書之一》:“芟夷史籍之繁詞,刊削流傳之訛謬?!?章炳麟 《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》:“若徒以交通為務(wù),舊所承用,一切芟夷,學(xué)術(shù)文辭之章章者,甚則棄捐,輕乃裁減,斯則其道大觳,非宜民之事也?!?/p>
(3).鏟除;削平?!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》:“今 操 芟夷大難,略已平矣,遂破 荊州 ,威震四海?!?宋 司馬光 《進(jìn)古文<孝經(jīng)>指解表》:“ 并州 者, 太宗皇帝 所以芟夷僭亂,混壹九圍。” 明 方孝孺 《東甌王神道碑銘》:“芟夷僭盜,蕩滌兇奸。”
(4).殺戮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人君有赫斯之怒,芟夷之誅,黃鉞一揮,齊斧暫授,則伏尸千里,流血滂沲?!?唐 柳宗元 《戰(zhàn)武牢》詩:“鋪施芟夷,二主縛。”《明史·曹興傳》:“於是勇力武健之士芟夷略盡,罕有存者?!?羅正緯 《灤州革命紀(jì)實(shí)初稿》:“芟夷我人民,淫僇我子女,搜括我財(cái)貨,竊據(jù)我政權(quán)?!?/p>
王柏名句,馬華父母葉氏挽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