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雨先從沙路穩(wěn),怯寒更覺酒壺親
出自宋代李壁《二十九日游桃李村分韻得春字》:
東風吹我出城闉,邂逅相逢得可人。
踏雨先從沙路穩(wěn),怯寒更覺酒壺親。
江山有意如違俗,桃李無心亦處春。
便可名為錦繡谷,匡廬東望隔煙塵。
注釋參考
踏雨
亦作“蹋雨”。冒雨而行。 宋 孫覿 《雨中泊蜀山》詩:“蹋雨松蹊滑,衝煙蓼嶼深?!?/p>
沙路
(1).沙灘上的路;沙石路。 北周 庾信 《望野》詩:“涸渚通沙路,寒渠塞水門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夜歸山門歌》:“人隨沙路向江村,余亦乘舟歸 鹿門 ?!?宋 陸游 《舟中》詩:“忽聽疏鐘知寺近,笑尋沙路上 牛頭 ?!?元 周權 《秋日》詩:“石脈泉花蘸眼明,竹根沙路舊經(jīng)行?!?清 李必恒 《﹝乙﹞丑紀災詩》之七:“歸墟迷海口,沙路塞 云梯 。”
(2).指 唐 代專為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筑的沙面大路。 唐 李賀 《沙路曲》:“柳瞼半眠丞相樹,珮馬釘鈴踏沙路?!?清 唐孫華 《御筆賜故相李文恪公篤念前勞匾額恭紀》詩之一:“許身直擬學 皋 夔 ,沙路登庸髩已絲。”參見“ 沙堤 ”。
(3).即沙線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八:“是故海上之兵,無風不戰(zhàn),大風不戰(zhàn),大雨不戰(zhàn),逆風逆潮不戰(zhàn),陰云蒙霧不戰(zhàn),日晚夜黑不戰(zhàn),颶風將至、沙路不熟、賊眾我寡、前無泊地皆不戰(zhàn)?!眳⒁姟?沙綫 ”。
寒更
(1).寒夜的更點。 唐 駱賓王 《別李嶠得勝字》詩:“寒更承夜永,涼景向秋澄?!?元 王惲 《秋夜》詩:“鐘鼓寒更永,乾坤夜色蒼?!?清 陳維崧 《高山流水·即席別吳門諸子偕園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》詞:“楓橋下,幾船夜火,一派寒更?!?/p>
(2).借指寒夜。 唐 溫庭筠 《宿輝公精舍》詩:“擁褐寒更徹,心知覺路通。” 唐 秦韜玉 《長安書懷》詩:“涼風吹雨滴寒更,鄉(xiāng)思欺人撥不平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妙法蓮華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寒更漏永睡稠穋,魂夢將心處處游?!?/p>
酒壺
盛酒的壺。后亦稱酒注子為酒壺?!度龂尽侵尽侵鱾鳌贰?權 使太中大夫 鄭泉 聘 劉備 于 白帝 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《吳書》:“ 泉 臨卒,謂同類曰:‘必葬我陶家之側,庶百歲之后化而成土,幸見取為酒壺,實獲我心矣?!?唐 韓愈 《送區(qū)冊序》:“歲之初吉,歸拜其親;酒壺既傾,序以識別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勞山道士》:“乃於案上取酒壺,分賚諸徒,且囑盡醉?!?/p>
李壁名句,二十九日游桃李村分韻得春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