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茵《僧房夜坐》:
四十二間廓底客,不知春向柳邊深。
三旬禁足持僧戒,終日看書養(yǎng)道心。
露草帶云眠野鹿,風(fēng)枝搖月唳幽禽。
一塵不到爐煙靜,自向空寮續(xù)近吟。
注釋參考
十二
(1).十分之二?!妒酚洝じ咦姹炯o(jì)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?!?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禮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?!?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?!薄稘h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?!?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?!?/p>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??!?/p>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葉茵名句,僧房夜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