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臺雖有深秋燧,雁塔應(yīng)無曩日僧
出自宋代岳珂《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賦二首》:
五云堆里望觸棱,二紀(jì)周南夢未曾。
四輩兩年勤詔札,九重一念乂黎蒸。
烽臺雖有深秋燧,雁塔應(yīng)無曩日僧。
豫備正須如雍國,不妨德業(yè)頌高升。
注釋參考
烽臺
即烽火臺?!短接[》卷三三五引 唐 李靖 《兵法》:“烽臺於高山四顧險絶處置之?!?宋 蘇舜元 蘇舜欽 《瓦亭聯(lián)句》:“烽臺屹屹百丈起,但報(bào)平安搖桔橰。”
深秋
深秋 (shēnqiū) 秋季的末期 late autumn雁塔
(1).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下》:“有比丘經(jīng)行,忽見羣雁飛翔,戲言曰:‘今日眾僧中食不充,摩訶薩埵宜知是時?!月曃唇~,一雁退飛,當(dāng)其僧前,投身自殞。比丘見已,具白眾僧,聞?wù)弑?,咸相謂曰:‘ 如來 設(shè)法,導(dǎo)誘隨機(jī),我等守愚,遵行漸教……此雁垂誡,誠為明導(dǎo),宜旌厚德,傳記終古?!妒墙ǜ@堵波,式昭遺烈,以彼死雁,瘞其下焉?!焙笠蛑阜鹚?唐 王勃 《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》:“銀龕佛影,遙承雁塔之花?!币槐咀鳌傍e塔”。 唐 元稹 《大云寺二十韻》:“鶴林縈古道,雁塔沒歸云?!币槐咀鳌傍e塔”。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成隙》:“聽寶磬聲傳九衢,看雁塔影掛清溪?!?/p>
(2).塔名。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,亦稱 大雁塔 。系 唐高宗 為追薦其母而建。今為七層。 唐 代新進(jìn)士常題名于此。 明 朱國禎 《涌幢小品·雁塔》:“塔乃 咸陽 慈恩寺 西浮圖院也。沙門 玄奘 先起五層。 永徽 中, 武后 與王公捨錢重加營造,至七層,四周有纏腰。 唐 新進(jìn)士同榜,題名塔上,有行次之列。 唐 韋 、 杜 、 裴 、 柳 之家,兄弟同登,亦有雁行之列。故名‘雁塔’。”后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(shí)。 金 郭宣道 《送同舍張耀卿補(bǔ)掾中臺》詩:“關(guān)心 雁塔 功名晚,試手烏臺歲月忙。”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脫難》:“登紫閣題名 雁塔 ,從今后新風(fēng)月緊趁逐,舊相思都畢罷?!?清 趙翼 《贈三元錢湘舲》詩:“設(shè)令國家更有別科目,不知又領(lǐng)幾次 雁塔 名?!眳⒁姟?大雁塔 ”、“ 雁塔題名 ”。
曩日
往日,以前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伐吳外傳》:“意者猶今日之 姑胥 ,曩日之 會稽 也。” 宋 丁謂 《丁晉公談錄》:“曩日 西川 ,元不是臣要?dú)⒔底洹!薄度龂萘x》第四二回:“曩日獵於 許田 時,若從吾意,可無今日之患?!?蘇曼殊 《天涯紅淚記》第二章:“此君玉照,即曩日女郎臨別親授鄙人?!?/p>
岳珂名句,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賦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