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有不逮驅(qū)騑騑,或采于薄漁于磯。
出自唐朝韓愈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
穆昔南征軍不歸,蟲沙猿鶴伏以飛。洶洶洞庭莽翠微,
九疑镵天荒是非。野有象犀水貝璣,分散百寶人士稀。
我遷于南日周圍,來見者眾莫依俙。爰有區(qū)子熒熒暉,
觀以彝訓(xùn)或從違。我念前人譬葑菲,落以斧引以纆徽。
雖有不逮驅(qū)騑騑,或采于薄漁于磯。服役不辱言不譏,
從我荊州來京畿。離其母妻絕因依,嗟我道不能自肥。
子雖勤苦終何希,王都觀闕雙巍巍。騰蹋眾駿事鞍鞿,
佩服上色紫與緋。獨(dú)子之節(jié)可嗟唏,母附書至妻寄衣。
開書拆衣淚痕晞,雖不敕還情庶幾。朝暮盤羞惻庭闈,
幽房無人感伊威。人生此難馀可祈,子去矣時(shí)若發(fā)機(jī)。
蜃沉海底氣升霏,彩雉野伏朝扇翚。處子窈窕王所妃,
茍有令德隱不腓。況今天子鋪德威,蔽能者誅薦受禨。
出送撫背我涕揮,行行正直慎脂韋。業(yè)成志樹來頎頎,
我當(dāng)為子言天扉。
注釋參考
不逮
(1).不足之處;過錯(cuò)?!稌酌罚骸绊撕蟮?,交修不逮?!?孔 傳:“勉汝君為德,更代修進(jìn)其所不及?!薄稘h書·文帝紀(jì)》:“詔曰……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,以匡朕之不逮?!?顏師古 注:“不逮者,意慮所不及?!?唐 韓愈 《進(jìn)順宗實(shí)錄表狀》:“史官 沉傳師 等採(cǎi)事得於傳聞,詮次不精,致有差錯(cuò)。圣明所鑒,毫髮無遺,恕臣不逮,重令刊正,今并添改訖?!?孫中山 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萃全國(guó)學(xué)者之能,日稽考於古人之所已知,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,翻陳出新,開世人無限之靈機(jī)。”
(2).比不上;不及?!稌ぶ芄佟罚骸敖裼栊∽樱o勤于德,夙夜不逮。” 孔 傳:“雖夙夜匪懈,不能及古人?!?漢 陳琳 《為曹洪與魏文帝書》:“由此觀之,彼固不逮下愚?!?宋 蘇軾 《代張方平諫用兵書》:“而況所在將吏,罷軟凡庸,較之古人,萬萬不逮。” 臧克家 《京華練筆三十年》:“我自覺力有不逮,但勉力為之?!?/p>
騑騑
馬行走不止貌?!对?shī)·小雅·四牡》:“四牡騑騑?!?毛 傳:“騑騑,行不止之貌?!?唐 張說 《破陣樂》:“百里火幡焰焰,千行云騎騑騑?!?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捷報(bào)》:“騑騑駟馬,愁他道長(zhǎng)。紛紛矢石,愁他戰(zhàn)場(chǎng)?!?清 李調(diào)元 《送吳壽庭觀察伴送魁制軍解任進(jìn)京》詩(shī):“暫送褰帷上帝京,騑騑四牡又遄征?!?/p>
韓愈名句,送區(qū)弘南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