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庶《送蘇田司理》:
秦人勇斗暴,獄訟號難理。
錙銖較罪法,闕責(zé)莫可避。
蘇生決曹掾,以明縛奸吏。
我見獄戶囚,出入有平氣。
章章三年課,已在山公啟。
六月暑濕衣,出汗若炊燹。
俸微迫朝夕,沖熱事行李。
一身不能赒,送子腸腑沸。
注釋參考
秦人
秦 代統(tǒng)一全國,開展對外交通,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“秦人”。直至 漢 晉 ,仍沿用此稱?!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奥?宛 城中新得 秦 人,知穿井,而其內(nèi)食尚多?!薄稘h書·匈奴傳上》:“穿井筑城,治樓以藏穀,與 秦 人守之?!?顏師古 注:“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,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二·漢人唐人秦人》:“ 馬永卿 引《西域傳》言:‘ 秦 人,我匄若馬。’註:‘謂中國人為 秦 人?!?/p>
斗暴
亦作“鬭暴”。打架并糟蹋。 唐 柳宗元 《三戒·永某氏之鼠》:“晝累累與人兼行,夜則竊嚙鬭暴?!?/p>
獄訟
(1).訟事;訟案?!吨芏Y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凡萬民之不服教而有獄訟者,與有地治者聽而斷之,其附于刑者歸于士。” 鄭玄 注:“爭罪曰獄,爭財曰訟。” 賈公彥 疏:“獄訟相對,故獄為爭罪,訟為爭財。若獄訟不相對,則爭財亦為獄。”《漢書·兒寬傳》:“ 寬 既治民。勸農(nóng)業(yè),緩刑罰,理獄訟,卑體下士,務(wù)在於得人心。” 宋 蘇舜欽 《論五事》:“臣竊見州縣之吏,多是狡惡之人……或獄訟未具,遂停鞫劾,賦稅起納,無人催驅(qū)。” 清 方苞 《<周官>辨?zhèn)味罚骸懊恳姰m庶之家,嫠者改適,猜釁叢生,變詐百出,由是而成獄訟者十四三焉?!?/p>
(2).訴訟?!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諸侯朝覲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 ,獄訟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 ,謳歌者不謳歌 丹朱 而謳歌 舜 ?!?晉 劉琨 《勸進(jìn)表》:“謳歌者無不吟詠徽猷,獄訟者無不思于圣德?!?/p>
(3).指訴訟者。 晉 陸機 《答賈長淵》詩:“獄訟違 魏 ,謳歌適 晉 。” 金 元好問 《擬賀登寶位表》:“圣神文武,克享皇天之心,獄訟謳歌,皆曰吾君之子?!?/p>
黃庶名句,送蘇田司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滑水王中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