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之道《次韻周漕喜雨》:
十載棲遲畎畝間,無聊尤苦屢無年。
可憐一雨今時若,便覺千塍頓郁然。
擊壤有期應(yīng)共慶,效顰非分敢爭妍。
正當(dāng)檐溜江河決,想見高吟夜不眠。
注釋參考
擊壤
(1).古代的一種游戲。把一塊鞋子狀的木片側(cè)放地上,在三四十步處用另一塊木片去投擲它,擊中的就算得勝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刺孟》:“夫毀瓦畫墁,猶比童子擊壤于涂,何以異哉!”參閱《太平御覽》卷七五五引 三國 魏 邯鄲淳 《藝經(jīng)》。
(2).《藝文類聚》卷十一引 晉 皇甫謐 《帝王世紀(jì)》:“﹝ 帝堯 之世﹞天下大和,百姓無事,有五十老人擊壤於道。”后因以“擊壤”為頌太平盛世的典故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初去郡》詩:“即是 羲唐 化,獲我擊壤情?!?唐 張說 《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》:“ 河 清難得,人代幾何?擊壤之懽,良有以也?!?宋 范成大 《插秧》詩:“誰知細(xì)細(xì)青青草,中有豐年擊壤聲?!?清 方貞觀 《出宗陽》詩:“生逢擊壤世,不得守耕桑?!眳⒁姟?擊壤歌 ”。
效顰
效顰 (xiàopín) 即“東施效顰”的寓言故事。出于《莊子·天運》:“西施(即西子)病心(心口疼)而臏(同“顰”,皺眉)其里,其里之丑,人見而美之(以之為美),歸亦捧心(用手按住心口),而臏其里?!焙笕朔Q故事中的丑人為東施。將機(jī)械模仿者叫做“東施效顰”或“效顰” poor imitation as Dongshi copied her neighbour,the famous beauty xishi in knitting her eyebrows;act the ape非分
(1) [presumptuous;overstepping one's bounds]∶不合本分,非本分所應(yīng)有
非分的要求
(2) [inordinate]∶不安分;不守本分
非分之想
詳細(xì)解釋(1).不合本分;非本分應(yīng)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交際》:“市虛華之名於秉勢之口,買非分之位於賣官之家?!?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慎所好》:“ 秦始皇 非分愛好,為方士所詐?!?歐陽予倩 《桃花扇》第二幕:“ 香君 !我來 南京 ,因為慕你的芳名,頗懷非分之想?!?/p>
(2).非常;越過常度?!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?須達(dá) 忸怩反側(cè),非分仿偟?!?蔣禮鴻 通釋:“‘非分’是越過常度的意思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中:“某甲欣喜非分,逐日四出圖求?!?/p>
爭妍
競相逞美。 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妬寵而負(fù)恃,爭妍而取憐?!?宋 蘇軾 《涵虛亭》詩:“水軒花榭兩爭妍,秋月春風(fēng)各自偏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及登舟解纜,正當(dāng)桃李爭妍之候;而余則恍同林鳥失羣,天地異色。”
王之道名句,次韻周漕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