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知妍丑初無定,馬面相憐亦突欒
出自宋代虞儔《漢老弟近書云欲看文字無暇作記者證財(cái)用韻》:
脫粟羹藜未厭餐,何必華屋薦金盤。
風(fēng)前覓句巾常岸,月下?lián)]觴影亦單。
懶拙不堪當(dāng)世用,行藏留與后人看。
也知妍丑初無定,馬面相憐亦突欒。
注釋參考
妍丑
美和丑。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公平》:“能以古之哲王,鑒於己之行事,則貌之妍丑宛然在目;事之善惡自得於心。” 清 惠周惕 《贈(zèng)維揚(yáng)顧書宣》詩:“人生眉眼不自見,愿以妍丑煩青銅。”
馬面
(1).長形的臉面?!侗笔贰晒鈧鳌罚骸?光 字 明月 ,馬面彪身,神爽雄杰,少言笑,工騎射?!?/p>
(2).迷信傳說 閻王 手下的鬼卒,頭像馬首?!段饔斡洝返谖辶兀骸袄险叩溃骸疇敔斞剑粋€(gè)夜叉,一個(gè)馬面,一個(gè)雷公!’”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無常》:“然而那又究竟是陰間, 閻羅天子 、 牛首阿旁 ,還有 中國 人自己想出來的馬面?!?/p>
(3).古時(shí)沿著城墻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墻面外的墩臺。其作用是加固城體,便于觀察和夾擊攻城敵兵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官政一》:“其城不甚厚,但馬面極長且密。予親使人步之,馬面皆長四丈,相去六、七丈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七:“城成,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,高三丈,門樓、靴城、馬面、敵樓悉備?!?/p>
相憐
相互憐愛;憐惜?!读凶印钪臁罚骸肮耪Z有之:‘生相憐,死相捐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酬宋廷評請序經(jīng)解》詩:“未曾相識已相憐,香火靈山亦有緣?!?/p>
突欒
“團(tuán)”字的反切。后因以指圓或團(tuán)狀物。 宋 宋祁 《宋景文公筆記·釋俗》:“ 孫炎 作反切,謂‘團(tuán)’曰‘突欒’…… 林逋 詩‘團(tuán)欒空繞百千回’是不曉俚人反切。 逋 雖變突為團(tuán),亦其謬也?!?宋 洪邁 《容齋三筆·切腳語》:“世人語音有以切腳而稱者,亦間見之於書史中。如以‘蓬’為‘勃籠’……‘團(tuán)’為‘突欒’?!?宋 王庭珪 《寧公端惠pu{1-1}團(tuán)》詩:“正憂坐客寒無席,遺我新蒲入突欒。”
虞儔名句,漢老弟近書云欲看文字無暇作記者證財(cái)用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安迪與莉莉的棺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