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婆餅焦》:
萬斛精神一握身,清吭宛轉(zhuǎn)欲飛塵。
雞才唱后便知曉,燕未來前先得春。
驚覺海棠休苦睡,提醒楊柳莫空顰。
最憐吉語能相報(bào),麥?zhǔn)焱瑸楣母谷恕?br>
注釋參考
萬斛
極言容量之多。古代以十斗為一斛, 南宋 末年改為五斗。 唐 杜甫 《夔州歌》之七:“ 蜀 麻 吳 鹽自古通,萬斛之舟行若風(fēng)?!?明 沉采 《千金記·省女》:“正是胸中萬斛愁難遣,付與殘花逐水流?!?清 惲敬 《新喻羅坊漕倉記》:“春、夏、秋三時(shí),得雨漲,發(fā)萬斛之舟,隨流東下。” 郭沫若 《落葉》第二九信:“我對(duì)著你這近在咫尺而又遠(yuǎn)在天涯的哥哥,時(shí)而又感受著無限的哀愁,萬斛的熱淚無端地從眼中涌出?!?/p>
精神
精神 (jīngshén) 指意識(shí)、思維、神志等 spirit;mind 精神為之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俱用精神。 精神復(fù)舊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指內(nèi)容的實(shí)質(zhì)所在;主要的意義 essence 譯者沒有體會(huì)原文的精神 活力;精力 vigour 精神飽滿 活躍;有生氣 lively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意志 will 不撓之精神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犧牲精神。一握
(1).猶言一把。亦常喻微小或微少?!兑住ぽ汀罚骸叭籼?hào),一握為笑,勿恤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一握者,小之貌也。自比一握之間,言至小也?!薄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舒之幎於六合,卷之不盈於一握。”《北史·許惇傳》:“ 齊文宣 嘗因酒酣,提 惇 鬚稱美,以刀截之,唯留一握。” 金 元好問 《銅鞮次村道中》詩:“昂頭天一握,放腳百丈井?!?/p>
(2).猶一柄。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國事·徐劉先知》:“持此一握扇,天下橫行走?!?/p>
(3).一掌之中?!读凶印珕枴罚骸按笸踔螄\能若此,則天下可運(yùn)於一握?!?/p>
(4).一把抓住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范景仁留別》:“會(huì)當(dāng)聞公來,倒屣髮一握?!?/p>
(5).古代一種算法,布竹籌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角,為“一握”?!稘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其算法用竹,徑一分,長(zhǎng)六寸,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,為一握。” 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:“六觚,六角也?!?/p>
清吭
清亮的鳴聲。 宋 梅堯臣 《次答郭功甫》:“ 江 南有嘉禽,乘春弄清吭。”
宛轉(zhuǎn)
宛轉(zhuǎn) (wǎnzhuǎn) 圓場(chǎng);圓成 mediate;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,沒處取討,索性做個(gè)宛轉(zhuǎn)。——明· 馮夢(mèng)龍《警世通言》 輾轉(zhuǎn)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 路宛轉(zhuǎn)石間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 宛轉(zhuǎn)而不臥 婉轉(zhuǎn) mild and indirect;tactful飛塵
(1).飛揚(yáng)的灰塵。 晉 陸機(jī) 《長(zhǎng)安有狹邪行》:“輕蓋承華景,騰步躡飛塵?!?明 馬鑾 《張麗華》詩:“臨春高閣忽棲鴉,香作飛塵玉委沙。”
(2).喻輕微的事物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拜正員外郎表》:“皇緯如紐,慚飛塵之效?!?/p>
洪咨夔名句,婆餅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