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鞏《送孫潁賢》:
穰穰秦州鐵馬群,青衫吾子仕猶屯。
高談消長才驚世,藐視公侯行出人。
古氣欲遵奔日月,畏涂曾觸滯荊榛。
明夷夬決應(yīng)斟酌,自向窮通有屈伸。
注釋參考
古氣
古氣 (gǔqì) 古老質(zhì)樸的方式、風氣等 unsophisticated style日月
日月 (rìyuè) 生計;生活 life;livelihood 舒心的日月 太陽和月亮 sun and moon畏涂
亦作“ 畏途 ”。1.艱險可怕的道路?!肚f子·達生》:“夫畏涂者,十殺一人,則父子兄弟相戒也,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涂,道路也。夫路有劫賊,險難可畏?!?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問君西游何時還?畏途巉巖不可攀。” 金 蔡松年 《淮南道中》詩之一:“畏涂泥三尺,車馬真雞棲。” 清 金農(nóng) 《送賀十五德輿之辰州》詩:“五月 沅陵 道,毒淫多畏途。”
(2).指危險可怕的地方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》之三:“醉鄉(xiāng)岐路君知否?不似人間足畏涂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黑眚畏鹽》:“ 殷家村 在城外,多古壙,舊傳壙中有怪物……里人相戒,視為畏途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霽野》:“ 上海 到處都是商人氣……住得真不舒服,但 北京 也是畏途?!?/p>
(3).猶苦差。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能以草木之生死為生死,始可與言灌園之樂,不則一灌再灌之后,無不畏途視之矣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因此上,自己一中進士就把這知縣看作了一個畏途?!?孫中山 《知難行易》:“﹝ 中國 人﹞以為行是難的,知是不難的,把極容易做的事,視為畏途,不去實行。”
荊榛
(1).亦作“ 荊蓁 ”。泛指叢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歸思賦》:“城邑寂以空虛,草木穢而荊榛?!币槐咀鳌?荊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一:“王風委蔓草,戰(zhàn)國多荊榛?!?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小娘歌》之七:“傷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荊榛不見人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》詩:“三江風月尊前醉,一郡荊榛笛里聲?!?/p>
(2).謂沒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聞訃》:“閨中何意,半道荊蓁,情隔云泥。”
(3).比喻艱危,困難?!杜f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恭》:“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。” 元 許謙 《馮公嶺》詩:“胸中芥蒂未盡去,須信坦道多荊榛?!?/p>
(4).比喻惡人。 元 麻革 《過陜》詩:“豺狼滿地荊榛合,目斷 中條 是故丘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未許其冠帶春秋,遂至夫荊榛天地。” 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陳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荊榛,身御魑魅?!?周實 《民立報出版日祝賦》詩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荊榛待剪除。”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笑譚之頃,便起荊榛?!?/p>
曾鞏名句,送孫潁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