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豐《壽廣東帥潘直閣》:
太初談赤松,中古說黃石。
笑策導引勛,須鬢白成黑。
金華得道人,綴自仙之籍。
雖因習墮緣,久悟空為色。
泥丸至丹田,蓋著半生力。
若為鬢與須,白者日加益。
陸展余染方,豈固未全得。
老聃生世初,鬅鬙頭已白。
公白才十年,視祟遲半百。
紙帳掛齋中,竹奴欹枕側(cè)。
染亦無所施,元方不須覓。
或疑白之根,勃窣蟠胸臆。
太白緣搜詩,少陵為憂國。
根未能中芟,華寧不外茁。
根華理固然,抑復容有說。
春淺未多溫,臘頹有余冽。
紛紛破萼梅,袞袞放花雪。
融結上鬢須,愈白愈清絕。
少于仁用功,晚以靜為德。
厭坐廣平堂,歸住子云宅。
臥聽兒吟哦,起視孫戲劇。
頤間瑩生朱,眼底光盎墨。
鬢須從白盡,不失壽箕翼。
切毋痛著梳,更勿閑事鑷。
長留與人看,知是老仙伯。
曳裾客盈門,我獨有詩癖。
齒愿與公俱,倒指滿千億。
年年賦壽詩,歲歲為賀客。
注釋參考
因習
相沿成習,沿襲。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終恐因習滋甚,有虧恒式。” 唐 崔令欽 《教坊記》:“右多善歌,左多工舞,蓋相因習?!?清 吳敏樹 《湖北按察使貴陽tang{1|1}子方先生哀辭》:“蓋天下數(shù)十年來,一切因習頽壞,人材遂靡然不可振發(fā)。”
悟空
佛教語。謂了然于一切事物由各種條件和合而生,虛幻不實,變滅不常。 唐 沉佺期 《驩州南亭夜望》詩:“忽覺猶言是,沉思始悟空。” 唐 錢起 《歸義寺題震上人壁》詩:“身世已悟空,歸途復何去?”
曾豐名句,壽廣東帥潘直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