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彌遜《渡橫溪》:
百尺滄浪兩岸沙,肩輿徒涉步欹斜。
溪聲猶帶夜來雨,山色漸分云外霞。
岸半斷林開鳥道,水邊疏生近人家。
塵埃何處尋真境,試農(nóng)寒流認(rèn)落花。
注釋參考
百尺
(1).十丈。喻高、長(zhǎng)或深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龍門 之桐,高百尺而無枝?!?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二:“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。”《文選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圍?!?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圍,言其長(zhǎng)大也?!?宋 蘇軾 《惠州李氏潛珍閣銘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萬象於瑤琨?!?/p>
(2).桅桿?!段倪x·木華<海賦>》:“於是候勁風(fēng),揭百尺,維長(zhǎng)綃,掛帆席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?!?/p>
滄浪
(1).古水名。有 漢水 、 漢水 之別流、 漢水 之下流、 夏水 諸說?!稌び碡暋罚骸?嶓冢 導(dǎo) 漾 ,東流為 漢 。又東為 滄浪 之水?!?孔 傳:“別流在 荊州 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夏水》:“ 劉澄之 著《永初山川記》云:‘ 夏水 ,古文以為 滄浪 ,漁父所歌也?!?宋 姜夔 《清波引》詞序:“余久客古 沔 , 滄浪 之煙雨, 鸚鵡 之草樹……無一日不在心目間?!?/p>
(2).青蒼色。多指水色?!段倪x·陸機(jī)<塘上行>》:“發(fā)藻玉臺(tái)下,垂影滄浪泉。” 李善 注:“ 孟子 曰:‘滄浪之水清?!瘻胬耍?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窣祿勤那國(guó)》:“水色滄浪,波濤浩汗?!薄秴问洗呵铩彆r(shí)》“后時(shí)者,弱苗而穗蒼狼” 清 畢沅 輯校:“蒼狼,青色也。在竹曰‘蒼筤’,在天曰‘倉浪’,在水曰‘滄浪’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賀新涼》詞:“一棹滄浪水,一行行淡煙疏柳,平生秋思。”
(3).借指青蒼色的水。 唐 韓愈 《合江亭》詩:“長(zhǎng)綆汲滄浪,幽蹊下坎坷?!?明 高棣 《題臺(tái)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》詩:“滄浪浩蕩杳難期,此別重逢又幾時(shí)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譚詩·以詩存人》:“﹝ 華碩宣 ﹞《湖上》云:‘忽驚鷗鷺起,漁笛響滄浪?!币嘟柚盖嗌n的天空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五九:“天高不可問,鷦鵊在滄浪?!?/p>
(4).形容頭發(fā)斑白。 唐 姚合 《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》:“遶鬢滄浪有幾莖,珥貂相問夕郎驚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 關(guān)河 泱漭連兵氣,齒髮滄浪寄病身?!?/p>
(5).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有孺子歌曰:‘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?!焙笏煲浴皽胬恕敝复烁?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孺子‘滄浪’,亦有全曲?!?清 陳夢(mèng)雷 《寄答李厚庵百韻》:“君節(jié)誠不虧,鼓枻歌‘滄浪’。”
兩岸
水流兩旁的陸地。《宋書·劉鐘傳》:“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(jù) 南陵 ,夾屯兩岸。” 唐 李白 《望天門山》詩:“兩岸青山相對(duì)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?!?元 薩都剌 《江浦夜泊》詩:“棹歌未斷西風(fēng)起,兩岸菰蒲雜雨聲?!?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現(xiàn)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,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?!?/p>
肩輿
肩輿 (jiānyú) 代步工具,由人抬著走 palanquin;palankeen 導(dǎo)使睿乘肩輿,具威儀?!顿Y治通鑒》。胡注:“肩輿,平肩輿也,人以肩舉之而行。徒涉
徒涉 (túshè) 從河水中走過去 wade across;wade through;ford 水淺可徒涉欹斜
歪斜不正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懷慮》:“ 管仲 相 桓公 ,詘節(jié)事君,專心一意,身無境外之交,心無欹斜之慮,正其國(guó)如制天下?!?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喙,亦從烏帽自欹斜?!?宋 蘇轍 《再賦葺居》之三:“南北高堂本富家,百年梁柱半欹斜?!?清 納蘭性德 《錦堂春·秋海棠》詞:“夜來微雨西風(fēng)里,無力任欹斜?!?朱自清 《兒女》:“桌子上是飯粒呀,湯汁呀……加上縱橫的筷子,欹斜的匙子,就如一塊花花綠綠的地圖模型?!?/p>
李彌遜名句,渡橫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默往聊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