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寶曇《為史魏公壽》:
自公山中去,五醉黃金花。
光明照屋廬,母子雙鬢華。
口不名一錢,意將飯胡麻。
天人豈不韙,用舍各有差。
胸中五色石,無補山水涯。
譬如九鼎重,以國不以家。
寄聲謝東海,多多壽流霞。
明年鳳池日,相近當無譁。
注釋參考
天人
天人 (tiānrén) 天和人;天象和人事 heaven and man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 仙人;神人;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celestial being;immortal;outstanding man (in talent or appearance) 特指天子 emperor不韙
(1).不是;過錯。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親親,不徵辭,不察有罪:犯五不韙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”《魏書·蕭寶夤傳》:“皇朝綿基累葉,恩均四海,自北徂南,要荒仰澤,能言革化,無思不韙。” 清 吳趼人 《俏皮話·銅訟》:“然而世風不古,往往有功於人世者,反冒不韙之名;其有令譽者,皆粉飾升平、徒有其表之輩耳?!?黃人 《<錢牧齋文鈔>序》:“然亦因其不幸而重犯不韙,又不得志,其文乃雄奇變化,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,領袖兩朝,要無愧色。”
(2).不善?!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京室密清,罔有不韙?!?薛綜 注:“韙,善也。謂無復疫癘,皆得安善也?!?/p>
(3).即不若,傳說中害人之怪物。
用舍
見“ 用舍 ”。
亦作“ 用捨 ”。1.取舍。《晉書·范弘之傳》:“ 比干 處三仁之中, 箕子 為名賢之首,后人用捨,參差不同?!薄杜f唐書·顏真卿傳》:“ 真卿 請皇帝先謁王陵九廟而后還宮。宰相 元載 謂 真卿 曰:‘公所見雖美,其如不合事宜何?’ 真卿 怒,前曰:‘用捨在相公耳,言者何罪?’” 明 張居正 《謝召見疏》:“為祖宗謹守成憲,不敢以臆見紛更;為國家愛養(yǎng)人才,不敢以私意用舍?!?/p>
(2).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。 宋 蘇軾 《沁園春·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》詞序:“用捨由時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閑處看?!?宋 蘇軾 《沁園春·答曾舍人啟》:“用舍皆天,孰知令尹之無喜。”
(3).見“ 用行舍藏 ”。
有差
不一,有區(qū)別。《后漢書·張敏傳》:“今託義者得減,妄殺者有差,使執(zhí)憲之吏得設巧詐。” 唐 鄭棨 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路之父老,負擔壺漿,遠近迎謁。上皆親加存問。受其獻饋,錫賚有差。”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臣職掌紀略》:“ 浙江 等處,歲供糯米、小麥、黃豆,及穀草、稻皮、白麵有差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仲副憲》:“又劾大學士 趙國麟 、侍郎 許???等往工部胥役 俞 姓家弔喪,有失大臣之體。諸人為之降黜有差?!?/p>
釋寶曇名句,為史魏公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