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135_25
祇園寺問答
問:《祇園寺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祇園寺的作者是綦毋潛
問:祇園寺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祇園寺是唐代的作品
問:祇園寺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古
問:寶坊求往跡,神理駐沿洄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寶坊求往跡,神理駐沿洄 出自 唐代綦毋潛的《祇園寺》
問:寶坊求往跡,神理駐沿洄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寶坊求往跡,神理駐沿洄 的下一句是 雁塔酬前愿,王身更后來。
問:出自綦毋潛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綦毋潛名句大全
- 水調(diào)歌頭(壽隱者·十一月初七)南極壽星現(xiàn),佳氣藹庭除。誰為絳人甲子,為我一軒渠。恰喜亥成二首,還慶陽來七日,和氣漸舒徐。敬為圖南祝,一瓣問興居。傲松筠,撫龜鶴,樂蓬壺。斑衣戲舞,春滿蘭玉正森如。卻憶杜陵老子,因羨碧山學(xué)士,茅屋換銀魚。何似溫柔地,絲竹伴琴書。
- 太湖避兵將近楓橋路,唯聞人語喧。北來兵肆掠,東去艇皆奔。震澤煙波迥,高秋風(fēng)雨繁。此時(shí)期免患,艱苦復(fù)何論。
-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,呈左右省及南宮諸故人黜官自西掖,待罪臨下陽??辗e犬馬戀,豈思鹓鷺行。素多江湖意,偶佐山水鄉(xiāng)。滿院池月靜,卷簾溪雨涼。軒窗竹翠濕,案牘荷花香。白鳥上衣桁,青苔生筆床。數(shù)公不可見,一別盡相忘。敢恨青瑣客,無情華省郎。早年迷進(jìn)退,晚節(jié)悟行藏。他日能相訪,嵩南舊草堂。
- 青玉案碧空黯淡同云繞。漸枕上、風(fēng)聲峭。明透紗窗天欲曉。珠簾才卷,美人驚報(bào),一夜青山老。使君留客金尊倒。正千里瓊瑤未經(jīng)掃。欺壓梅花春信早。十分農(nóng)事,滿城和氣,管取明年好。
- 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四首傅語春光恰好穠,太穠恐怕惱衰翁。日華五色無尋處,只在蛛絲來去中。
- 再用前韻羅浮山下梅花村,玉雪為骨冰為魂。紛紛初疑月掛樹,耿耿獨(dú)與參橫昏。先生索居江海上,悄如病鶴棲荒園。天香國艷肯相顧,知我酒熟詩清溫。蓬萊宮中花鳥使,綠衣倒掛扶桑暾。抱叢窺我方醉臥,故遣啄木先敲門。麻姑過君急灑掃,鳥能歌舞花能言。酒醒人散山寂寂,惟有落蕊黏空樽。(嶺南珍禽有倒掛子,綠毛紅喙,如鸚鵡而小,自東海來,非塵埃中物也。)
- 瑞鶴仙百年如夢蝶。嘆古往今來,多少豪杰。圖王霸業(yè)。謾得漁樵,一場閑說。秦宮漢闕。今只有狐蹤兔穴。想榮華秉燭當(dāng)風(fēng),富貴似湯澆雪。省也,損身薄利害己,虛名卻如吳越。隨緣養(yǎng)拙。柴門掩,是非絕。向午窗容膝,小溪垂釣,坐對云山萬疊。夜橫琴,伴我知音,碧天皓月。
- 應(yīng)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如如皆合道,休向外邊討。大地作纖塵,萬里無莖草。
- 凈發(fā)吳生適意我云水,尋幽訪所知。曾於竺峰下,會(huì)見寶溪時(shí)。巧理數(shù)莖發(fā),清分兩點(diǎn)眉。忽忘心手處,何謂不如斯。
- 美人一章寄徐秉國有美人兮天一方,弭絳節(jié)兮擷瓊芳。瑤環(huán)瑜珥鏘琳瑯,修竹蕭蕭翠袖長。芝宮芙館椒為堂,青瑣窗戶白玉床。一笑滿酌天瓢漿,簸弄驪龍明月光。欲往從之路茫茫,愛而不見空彷徨。安得騎麟鞭鳳凰,飛霞翩翩高頡頏。白云縹緲遙相望,憑誰寄取雙瓊珰。
- 瓊英蕊,花心動(dòng),放香味、滿空馥郁——— 吳真人上升花 嗚鶴余音卷五
- 提籠當(dāng)筵破紫苞,老蚌一開珠一掬——— 文同采芡
- 釵盟鏡約知何限,最斷腸、湓浦琵琶——— 趙長卿一叢花(暮春送別)
- 政須將及子,心孰不為公——— 趙汝騰挽竹湖李端明
- 無情鳥烏兔,催人早老,暗里換了綠鬢——— 佚名永遇樂
- 水繞宮墻處處聲,殘紅長綠露華清——— 張祜華清宮四首
- 性容安石緩,道許穆生存——— 曾幾王履道左丞見訪
- 有清泉白石,實(shí)聞吾語,吾衰矣、毋多事——— 許有壬水龍吟 次前韻二首
- 中使傳呼喜復(fù)忙,盡催歌舞到昭陽——— 張公庠宮詞
- 誦聲雜石溜,炊煙出林杪——— 龔日章次林千之贈(zèng)水簾洞黃秀才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