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著《送樓佺提舉赴省》:
綠發(fā)方山冠,白玉氣色溫。
高談霏木屑,不問能知文。
去秋奪標歸,今步南宮云。
儒科青氈耳,指取氣欲吞。
春風(fēng)看花馬,已系長安門。
知君必得意,何以持贈君。
事業(yè)浩無射,學(xué)問為本根。
我懷宣獻公,況君乃其孫。
注釋參考
春風(fēng)
春風(fēng) (chūnfēng)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春風(fēng)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?!拍痢顿泟e》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 with smile看花
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(fēng)俗。 唐 劉禹錫 《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?!?宋 錢易 《南部新書》甲:“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, 嘏 舊失一目,以假珠代其精。故 施 嘲之曰:‘二十九人同及第,五十七隻眼看花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郊遇》:“愿借酒杯,預(yù)賀看花之喜?!?/p>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。”
陳著名句,送樓佺提舉赴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走走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