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行都》:
露冷河傾斗柄低,望仙橋外獨(dú)歸時(shí)。
風(fēng)流御柳娟娟靜,月度觚棱故故遲。
幾處清歌留客醉,誰家長笛倚樓吹。
太平喜樂朝仍暮,帝力何曾爾輩知。
注釋參考
風(fēng)流
風(fēng)流 (fēngliú) 風(fēng)采特異,業(yè)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(shù)風(fēng)流人物,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,自成一派,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(fēng)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;loose 如此風(fēng)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{1|1}情特點(diǎn)或se{1|1}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(fēng)流小說 風(fēng)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(fēng)流篤厚,禁罔疏闊?!稘h書·刑法志》 遺風(fēng),流風(fēng)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,風(fēng)流總被雨打風(fēng)吹去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風(fēng)度;儀表 demeanor;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(fēng)流儒雅亦吾師?!?唐· 杜甫《詠懷古跡》 風(fēng)韻,多指好儀態(tài) charm [黛玉]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,卻有一段自然的風(fēng)流態(tài)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癥?!都t樓夢》御柳
(1).宮禁中的柳樹。 唐 沉佺期 《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》詩:“御柳垂仙掖,公槐覆禮闈?!?唐 曹松 《長安春日》詩:“御柳舞著水,野鶯啼破春?!?明 宋訥 《壬子秋過故宮》詩之六:“ 上林 春去宮花落, 金水 霜來御柳黃?!?/p>
(2).樹名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物部二》:“今 閩 中有一種柳,其葉如松,而垂長數(shù)尺,其榦亦與柳不類。俗名為御柳?!?/p>
娟娟
(1).姿態(tài)柔美貌。 唐 杜甫 《寄韓諫議注》詩:“美人娟娟隔秋水,濯足 洞 庭 望八荒?!?宋 蘇洵 《張益州畫像記》:“有女娟娟,閨闥閑閑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英》:“遇一二八女郎,姿致娟娟,顧之微笑,似將有言?!?冰心 《往事二》三:“仿佛萬一,只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,雖是照人的明艷,卻不飛揚(yáng)妖冶?!?/p>
(2).長曲貌?!段倪x·鮑照<翫月城西門廨中>》詩:“始出西南樓,纖纖如玉鉤。末映東北墀,娟娟似娥眉。” 李善 注:“《上林賦》曰,‘長眉連娟’?!?唐 沉佺期 《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》詩:“娟娟潭里虹,渺渺灘邊鶴?!?元 趙孟頫 《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·織四月》詩:“四月夏氣清,蠶大已屬眠。高首何昂昂,娥眉復(fù)娟娟。”
(3).明媚貌。 宋 司馬光 《和楊卿中秋月》:“嘉賓勿輕去,桂影正娟娟?!?清 孫枝蔚 《邗上酬贈(zèng)施尚白督學(xué)二十韻》:“凍月娟娟白,高云兀兀垂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月光娟娟,照見眾齒,歷落如排朽瓊?!?/p>
(4).飄動(dòng)貌。 唐 杜甫 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詩:“娟娟戲蝶過閒幔,片片輕鷗下急湍。”
(5).同“ 涓涓 ”。緩流;細(xì)流。 前蜀 韋莊 《夜景》詩:“欲把傷心問明月,素娥無語淚娟娟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席允來山居》詩:“石筍一林云活活,藥欄千品雨娟娟?!?/p>
月度
月度 (yuèdù) 用做時(shí)間段的月份 monthly觚棱
亦作“ 觚棱 ”。1.宮闕上轉(zhuǎn)角處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。亦借指宮闕?!段倪x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設(shè)璧門之鳳闕,上觚稜而棲金爵?!?呂向 注:“觚稜,闕角也?!薄逗鬂h書·班固傳上》作“柧棱”。 宋 王觀國 《學(xué)林·觚角》:“所謂觚稜者,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,故謂之觚稜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天地三·天目山》:“ 西周 浸冷觚稜月,未必遷 岐 説果非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三百:“北望觚稜南望雁,七行狂草達(dá)京華?!?郁達(dá)夫 《偶成》詩:“不羨神仙況一官,觚棱那復(fù)夢 長安 。”參見“ 柧棱 ”。
(2).借指京城。 宋 秦觀 《赴杭倅至汴上作》詩:“俯仰觚棱十載間,扁舟江海得身閑?!?康有為 《出都留別諸公》詩:“無端又作觚棱夢,醒視扁舟落五湖。”
(3).借指故國。 梁啟超 《游箱gen{1-1}浴溫泉作》詩:“忽起觚棱思,鄉(xiāng)心到 玉關(guān) 。”
(4).棱角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時(shí)河冰方結(jié),觚稜如鋒刃?!?/p>
(5).比喻言行方正剛烈。 清 方文 《喜左又錞見訪即送其歸里》詩之一:“時(shí)危明且晦,未可太觚稜?!?/p>
見“ 觚稜 ”。
故故
(1).屢屢;常常。 唐 杜甫 《月》詩之三:“時(shí)時(shí)開暗室,故故滿青天?!?仇兆鰲 注:“故故,猶云屢屢?!?元 李裕 《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》:“時(shí)時(shí)傷往事,故故寄新篇?!?蘇曼殊 《東居雜詩》之一:“卻下珠簾故故羞,浪持銀蠟照梳頭?!?/p>
(2).故意;特意。 宋 徐鉉 《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》詩:“別念紛紛起,寒更故故遲?!?清 黃遵憲 《己亥雜詩》之七三:“銜雛燕子渾無賴,眼見人瞋故故飛?!?/p>
(3).象聲詞。鳥鳴聲。 唐 白居易 《人定》詩:“誰定教鸚鵡,故故語相驚?!?宋 陸游 《晚起》詩:“雛鶯故故啼簷角,飛絮翩翩墮枕前?!?/p>
(4).即故姑。 元 李志常 《長春真人西游記》卷上:“婦人冠以樺皮,高二尺許,往往以皁褐籠之,富者以紅綃,其末如鵝鴨,名曰故故?!痹敗?故姑 ”。
陳造名句,行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