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端《送劉侍郎》:
幾人同去謝宣城,未及酬恩隔死生。
唯有夜猿知客恨,嶧陽溪路第三聲。
注釋參考
謝宣城
指 南朝 齊 謝朓 。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,故稱。 唐 杜甫 《陪裴使君登岳陽樓》詩:“禮加 徐孺子 ,詩接 謝宣城 ?!?清 姚鼐 《入山》詩:“取作分司隨口句,驚人無復(fù) 謝宣城 。”
未及
未及 (wèijí) 來不及 before 老師未及說完,下課鈴響了 并未涉及 not involve 他所說的只是事,而未及你本人酬恩
謂報答恩德。 唐 羅隱 《青山廟》詩:“市簫聲咽跡崎嶇,雪恥酬恩此丈夫。” 宋 沉括 《謝進(jìn)守令圖賜絹表》:“生負(fù)素志,不能效力於當(dāng)年;沒而有知,尚期酬恩於瞑目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紫釵記·杏園題名》:“青云已是酬恩處,莫惜芳時醉錦袍?!?/p>
死生
(1).死亡和生存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説。”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今死生榮辱,貴賤尊卑,此時不再至,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。” 宋 蘇軾 《題文與可墨竹》詩:“誰云死生隔,相見如 龔 隗 ?!?/p>
(2).猶言盈虧、消長。《孫子·虛實》:“故五行無常勝,四時無常位,日有長短,月有死生。”
(3).殺生。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死生因天地之刑。” 韋昭 注:“死,殺也?!?/p>
(4).偏義復(fù)詞。指生命。 唐 杜甫 《房兵曹胡馬》詩:“所向無空闊,真堪託死生。”
(5).偏義復(fù)詞。指死亡。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戰(zhàn)士軍前半死生,美人帳下猶歌舞?!?宋 蘇軾 《侄安節(jié)遠(yuǎn)來夜坐》詩之二:“畏人默坐成癡鈍,問舊驚呼半死生?!?/p>
李端名句,送劉侍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