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王沉醉未及醒,不知身已為降虜
出自宋代曹勛《姑蘇臺(tái)上月》:
姑蘇臺(tái)上月,倒景浮生河。
石梁臥長洲,垂虹躍金波。
叢薄散蘭麝,水底流笙歌。
歌聲示斷樽前舞,越兵夜入三江浦。
吳王沉醉未及醒,不知身已為降虜。
響靸廊前珠翠橫,采香徑里喧鼙鼓。
西施和淚下珠樓,回首吳宮隔煙霧。
姑蘇臺(tái)殿變秋蓬,荊棘沾衣泣寒露。
至今風(fēng)月動(dòng)凄涼,余址石橋尚如故。
注釋參考
吳王
(1).指 春秋 吳國 之主。亦特指 吳王 夫差 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 吳王 勇而輕,若啟之,將親門?!薄秶Z·吳語》:“ 吳王 夫差 起師伐 越 。”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 句踐 入宦於 吳 ,身執(zhí)干戈,為 吳王 洗馬?!?唐 李白 《烏棲曲》詩:“ 姑蘇臺(tái) 上烏棲時(shí), 吳王 宮里醉 西施 ?!?清 鵝湖逸士 《老狐談歷代麗人記》:“ 蘇州 靈巖山 ,為 吳王 舊宮。”
(2). 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權(quán)時(shí)的稱號(hào)。《明史·太祖紀(jì)一》:“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。 李善長 等率羣臣勸進(jìn),不允。固請(qǐng),乃即 吳王 位?!?/p>
(3). 元 末起義軍首領(lǐng) 張士誠 ,據(jù)有 吳中 ,號(hào) 吳王 。《明史·太祖紀(jì)一》:“是月, 張士誠 自稱 吳王 。”
(4). 清 乾隆 間 苗 民起義軍領(lǐng)袖 吳八月 的稱號(hào)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七:“而 吳八月 據(jù) 平隴 ,遂稱 吳王 ?!?/p>
沉醉
沉醉 (chénzuì) become intoxicated;be heavily drunk 大醉 濁酒三杯沉醉去,水流花謝知何處?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?dú)w路?!巍?李清照《如夢(mèng)令》 沉醉在節(jié)日的歡樂里未及
未及 (wèijí) 來不及 before 老師未及說完,下課鈴響了 并未涉及 not involve 他所說的只是事,而未及你本人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降虜
俘虜?!稘h書·公孫弘傳贊》:“ 衞青 奮於奴僕, 日磾 出於降虜,斯亦曩時(shí)版筑飯牛之朋已?!薄逗鬂h書·耿弇傳》:“ 子輿 弊賊,卒為降虜耳。” 唐 白行簡 《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》詩:“降虜意何如,窮荒九月初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兵部·家丁》:“每當(dāng)大敵,用以陷陣,其善戰(zhàn)者多以首功自奮,間至登壇,亦有以降虜效順者?!?/p>
曹勛名句,姑蘇臺(tái)上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