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發(fā)脫》:
發(fā)脫紛紛不待爬,天將丑怪變妍華。
論為城旦寧非怒,度作沙彌亦自佳。
稚子笑翁簪柏葉,侍人諱老匣菱花。
霜寒尤要泥丸暖,慚愧烏巾著意遮。
注釋參考
城旦
(1).古代刑罰名。一種筑城四年的勞役?!赌印ぬ柫睢罚骸耙粤顬槌雷锒耍堑┧娜?。” 孫詒讓 間詁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城旦者,旦起行治城,四歲刑也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令下三十日不燒,黥為城旦?!?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《律説》:論決為髡鉗,輸邊筑 長城 ,晝?nèi)账趴芴?,夜暮?長城 。城旦,四歲刑?!焙笠灾噶鞣呕蛲叫?。 清 余懷 《板橋雜記·葉衍蘭秦淮八艷圖詠》:“初 阮大鋮 以閹黨論城旦,屏居 金陵 ?!?梁啟超 《新民說·論自由》:“若在文明國,輕則罰鍰,重則輸城旦矣?!?/p>
(2).城旦書的省稱。 宋 蘇軾 《喬太博見和復(fù)次韻答之》:“逝將游無何,豈暇讀城旦。” 宋 蘇軾 《送江公著知吉州》詩:“初冠惠文讀城旦,晚入奉常陪劍履?!?/p>
(3).鳥名。
沙彌
[梵s'rman.era;龜茲samir;Buddhist novice] 佛教出家五眾之一,指依照戒律出家,已受十戒的七至二十歲男性修行者
原來這門子是葫蘆廟里一個(gè)小沙彌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詳細(xì)解釋梵語音譯的略稱。初出家的男佛教徒。 晉 法顯 《佛國記》:“道人即捨大戒,還作沙彌……自爾相承至今,恆以沙彌為寺主?!薄段簳め尷现尽罚骸八兹酥艖{道法者,男曰優(yōu)婆塞,女曰優(yōu)婆夷。其為沙門者,初修十誡,曰沙彌,而終於二百五十,則具足成大僧?!?唐 李益 《贈(zèng)宣大師》詩:“一國沙彌獨(dú)解詩,人人道勝 惠林師 。”《新華文摘》1982年第6期:“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稱沙彌,受具足戒的稱比丘?!?/p>
劉克莊名句,發(fā)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