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母年高絕等倫,癡兒何幸得榮親
出自宋代樓鑰《太上皇帝圣體清康老母進(jìn)封信安郡太夫人適齋》:
吾母年高絕等倫,癡兒何幸得榮親。
九重錫類真千載,八座承恩只一人。
共仰外門流慶遠(yuǎn),喜同介弟寵光新。
兩家盛事人爭賀,和氣薰為臘里春。
注釋參考
年高
年高 (niángāo) 年紀(jì)大 venerable in age 年高德劭癡兒
(1).俗言庸夫俗子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登快閣》詩:“癡兒了卻公家事, 快閣 東西倚晚晴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太宗伐明》:“帝笑曰:‘城中癡兒取之若反掌耳?!?/p>
(2).天真無知的人。多指少年男女。 唐 杜甫 《百憂集行》:“癡兒不知父子禮,叫怒索飯?zhí)溟T東。” 宋 陸游 《對(duì)食》詩:“癡兒自墮闍黎計(jì),歡喜聞鐘已過齋?!薄都t樓夢》第五回:“ 警幻 見 寳玉 甚無趣味,因嘆:‘癡兒竟尚未悟?!?/p>
幸得
(1).幸而;幸虧?!妒酚洝ばl(wèi)將軍驃騎列傳》:“臣幸得待罪行間,賴陛下神靈,軍大捷,皆諸校尉力戰(zhàn)之功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五回:“他原來結(jié)交我是要借我騙 胡三公子 ,幸得 胡 家時(shí)運(yùn)高,不得上算?!?沙汀 《一個(gè)秋天的晚上》:“‘哎呀,今晚上幸得遇到你們!’她深感慶幸地說。”
(2).有幸能夠。 宋 歐陽修 《<梅圣俞詩集>序》:“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,作為雅頌,以歌詠大 宋 之功德,薦之清廟,而追《商》《周》《魯頌》之作者,豈不偉歟!”
榮親
舊指登科及第,使父母光榮。 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登雋》:“會(huì)看榮親在這回。難兄難弟,緯武經(jīng)文,雙雙鳳飛?!?/p>
樓鑰名句,太上皇帝圣體清康老母進(jìn)封信安郡太夫人適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