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起潮頭無丈尺,甚扁舟、拍上三江口
出自宋代趙以夫《賀新郎(四明送上官尉歸吳)》:
滿酌蓬萊酒。
最苦是、中年作惡,送人時(shí)候。
一夜朔風(fēng)吹石裂,驚得梅花也瘦,更衣袂、嚴(yán)霜寒透。
卷起潮頭無丈尺,甚扁舟、拍上三江口。
明月冷,載歸否。
分?jǐn)y欲折無垂柳。
但層樓徙倚,兩眉空皺。
海闊天高無處問,萬事不堪回首。
況目斷、孤鴻去后。
玉樣松鱸今正美,想子真、微笑還招手。
且為我,飲三斗。
注釋參考
潮頭
潮水的浪峰。 唐 竇常 《北固晚眺》詩:“山趾北來固,潮頭西去長?!薄端疂G傳》第一一九回:“寺內(nèi)眾僧,推開窗,指著那潮頭,叫 魯智深 看。” 郭沫若 《楚霸王zi{1-1}殺》:“人馬的聲音終和潮頭一樣,涌進(jìn)視野里來了。”
丈尺
(1).謂以丈、尺為單位來計(jì)量?!痘茨献印ぬ┳逵?xùn)》:“故凡可度者小也,可數(shù)者少也。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……太山不可丈尺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清鑒》:“此為絲線既經(jīng)於銓衡,布帛已歷於丈尺。徐説其斤兩之輕重,端匹之修短。”
(2).喻深淺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汶水》:“仰視巖石松樹,鬱鬱蒼蒼,如在云中,俯視溪谷碌碌,不可見丈尺。”
(3).比喻侷促的境地?!冻o·嚴(yán)忌<哀時(shí)命>》:“負(fù)擔(dān)荷以丈尺兮,欲伸腰而不可得。” 朱熹 集注:“丈尺,言行於丈尺之下也?!?/p>
扁舟
扁舟 (piānzhōu) 小船 small boat;skiff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還山留別金門知己》三江口
(1).指 江蘇省 吳江縣 北, 吳淞江 、 婁江 、 東江 分流處。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不知 越王 將選死士出三江之口,入五湖之中,屠我 吳國 ?!?/p>
(2).指 湖南省 岳陽 北, 洞庭湖 水入 長江 處。
(3).指 湖北省 漢口 西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五回:“ 孔明 欣然從之,一同登舟,駕起帆檣,迤邐望 夏口 而進(jìn)。 離三江口 五六十里,船依次第歇定。”
(4).指 浙江 的 曹娥江 、 錢清江 、 浙江 三水于??趨R合處。見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四·會稽縣》。
(5).指 云南 、 貴州 、 廣西 三省之 南盤江 、 多衣江 、 九龍河 交匯處?!对娍?978年第2期:“ 三江口 的過去是十分悲慘的?!彼?廣東 郁水 ( 西江 )、 湞水 ( 北江 )、 浪水 ( 東江 )合流處, 廣西藤江 、 繡江 、 桂江 合流處都叫 三江口 。
趙以夫名句,賀新郎(四明送上官尉歸吳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