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過高郵寄孫君孚》:
過淮風(fēng)氣清,一洗塵埃容。
水木漸幽茂,菰蒲雜游龍。
可憐夜合花,青枝散紅茸。
美人游不歸,一笑當(dāng)誰供。
故園在何處,已偃手種松。
我行忽失路,歸夢山千重。
聞君有負郭,二頃收橫從。
卷野畢秋獲,殷床聞夜舂。
樂哉何所憂,社酒粥面醲。
宦游豈不好,毋令到千鐘。
注釋參考
木漸
謂樹木向上生長。語出《易·漸》:“象曰:山上有木,漸。君子以居賢德,善俗?!焙笠蛞浴澳緷u”比喻君子以道義為根基,德業(yè)日新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學(xué)行》:“請問‘木漸’。曰:‘止於下而漸於上者,其木也哉!亦猶水而已矣?!?李軌 注:“止於下者根本也,漸於上者枝條也。士人操道義為根本,業(yè)貴無虧;進禮學(xué)如枝條,德貴日新?!?/p>
幽茂
猶繁茂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酒會》詩:“緑葉幽茂,麗蕋穠繁?!?唐 李德裕 《海石楠》詩:“今看海嶠樹,翠蓋何幽茂?!?/p>
菰蒲
(1).菰和蒲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從斤竹澗越嶺溪行》詩:“蘋萍泛沉深,菰蒲冒清淺?!?宋 張元干 《念奴嬌》詞:“荷芰波生,菰蒲風(fēng)動,驚起魚龍戲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向斷橋西下,疏剌剌秋水菰蒲,冷清清明月蘆花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無題>詩》:“深宵沉醉起,無處覓菰蒲?!?/p>
(2).借指湖澤。 南唐 張泌 《洞庭阻風(fēng)》詩:“空江浩蕩景蕭然,盡日菰蒲泊釣船。” 明 孫蕡 《湖州樂》詩:“菰蒲浪深迷白紵,有時隔花聞笑語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松陵雨泊》詩:“一夕菰蒲打蓬雨,聲聲引夢入江湖?!?/p>
游龍
(1).游動的蛟龍。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上·明德馬皇后》:“前過 濯龍 門上,見外家問起居者,車如流水,馬如游龍?!?明 何景明 《望郭西諸峰有懷昔隱兼發(fā)鄙志》詩:“游龍戢淵鱗,翔鷺振云翮?!?胡鄂公 《辛亥革命北方實錄》:“其繼也,若游龍之行空,長虹之逶迤。”
(2).葒草的別名。《詩·鄭風(fēng)·山有扶蘇》:“山有橋松,隰有游龍。”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四:“紅蓼即《詩》所謂游龍也,俗呼水紅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葒草》﹝釋名﹞引 陳藏器 曰:“天蓼即水葒,一名游龍,一名大蓼。”一說:游,謂枝葉放縱;龍,草名。見《詩·鄭風(fēng)·山有扶蘇》 鄭玄 箋、 孔穎達 疏。
(1).游動的龍。比喻姿態(tài)婀娜?!豆盼脑贰に斡瘢嘉栀x>》:“軆?nèi)缬锡垼淙缢匚U。” 章樵 注:“《神女賦》:‘蜿若游龍?!云漭p舉也。”《文選·曹植<洛神賦>》:“其形也,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?!?李善 注:“翩翩然若鴻雁之驚,婉婉然如游龍之升?!薄峨`釋·魏修孔子廟碑》:“雖 大晧 游龍以君世, 虞氏 儀鳳以臨民……尚何足稱於 大魏 哉!”
(2).喻良馬?!段倪x·孫楚<為石仲容與孫皓書>》:“游龍曜路,歌吹盈耳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周禮》曰:凡馬八尺為龍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扈從羽獵》詩:“ 湛然 扈從 狼山 東,御閑天馬如游龍?!?/p>
蘇軾名句,過高郵寄孫君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