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渚浮延閣,蓬山款禁園
出自唐代駱賓王《早秋出塞寄東臺(tái)詳正學(xué)士》:
促駕逾三水,長驅(qū)望五原。
天階分斗極,地理接樓煩。
溪月明關(guān)隴,戎云聚塞垣。
山川殊物候,風(fēng)壤異涼暄。
戍古秋塵合,沙寒宿霧繁。
昔余迷學(xué)步,投跡忝詞源。
蘭渚浮延閣,蓬山款禁園。
彯纓陪紱冕,載筆偶玙璠。
汲冢寧詳蠹,秦牢詎辨冤。
一朝從篚服,千里騖輕軒。
鄉(xiāng)夢(mèng)隨魂斷,邊聲入聽喧。
南圖終鎩翮,北上遽催轅。
吊影慚連茹,浮生倦觸藩。
數(shù)奇何以托,桃李自無言。
注釋參考
蘭渚
(1).渚的美稱。 漢 公孫乘 《月賦》:“鵾雞舞于蘭渚,蟋蟀鳴于西堂。”《文選·曹植<應(yīng)詔詩>》:“朝發(fā)鸞臺(tái),夕宿蘭渚。” 呂向 注:“鸞臺(tái)、蘭渚,并路邊地,美言之也?!?唐 李賀 《嘲雪》詩:“昨日發(fā) 蔥嶺 ,今朝下蘭渚?!?宋 劉過 《西江月》詞之二:“冉冉煙生蘭渚,娟娟月掛愁村?!?/p>
(2).渚名。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。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謂, 蘭渚 在 紹興府 南二十五里,即 晉 王羲之 曲水賦詩處。《蘭亭集序》所謂“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”,至今猶然。
延閣
(1).古代帝王藏書之所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“於是建藏書之策”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 劉歆 《七略》曰:‘外則有太常、太史、博士之藏,內(nèi)則有 延閣 、 廣內(nèi) 、 秘室 之府。’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》:“請(qǐng)備之延閣,藏諸廣內(nèi),永彰茂實(shí),式表洪微。”
(2).綿延的閣道。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馳道周屈於果下,延閣胤宇以經(jīng)營?!?張載 注:“三臺(tái)與法殿,皆閣道相通,直行為經(jīng),周行為營?!?唐 柳宗元 《永州龍興寺東丘記》:“因其曠,雖增以崇臺(tái)延閣,廻環(huán)日星,臨瞰風(fēng)雨,不可病其敞也?!?/p>
(3).延擱。拖延耽擱。《西游補(bǔ)》第十回:“ 行者 周圍一看,又不知打從那一面鏡中跳出,恐怕延閣工夫,誤了師父?!?/p>
蓬山
(1).即 蓬萊山 。相傳為仙人所居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桐柏山金庭館碑》:“望 玄洲 而駿驅(qū),指 蓬山 而永騖。” 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 蓬山 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棲真》:“舊人重到, 蓬山 路通?!眳⒁姟?蓬萊山 ”。
(2).官署名。秘書省的別稱。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更掌蓬山之務(wù),麟圖緝謚?!薄杜f唐書·劉子玄傳》:“蓬山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?!?宋 陸游 《喜楊廷秀秘監(jiān)再入館》詩:“公去蓬山輕,公歸蓬山重。”參見“ 蓬萊 ”。
禁園
帝王的園林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河清頌》序:“ 青丘 之狐, 丹穴 之鳥,棲阿閣,游禁園?!?唐 張謂 《玉清公主挽歌》:“秋風(fēng)何太早,吹落禁園花?!?清 趙翼 《題青崖放鹿圖》詩:“不掛禁園放免牌,不隨官府行春轂?!?/p>
駱賓王名句,早秋出塞寄東臺(tái)詳正學(xué)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