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去喜去惡,虛心以為道舍。
出自先秦 韓非及后人《韓非子·揚(yáng)權(quán)》:
摘自《韓非子·揚(yáng)權(quán)》
解釋:所以應(yīng)該將親近好厭惡等情緒一并拋棄,才能成功地使用權(quán)謀之術(shù)。
原文摘要:
凡聽之道,以其所出,反以為之入。故審名以定位,明分以辯類。聽言之道,溶若甚醉。脣乎齒乎,吾不為始乎;齒乎脣乎,愈惛々乎。彼自離之,吾因以知之;是非輻湊,上不與構(gòu)。虛靜無為,道之情也;叁伍比物,事之形也。叁之以比物,伍之以合虛。根干不革,則動(dòng)泄不失矣。動(dòng)之溶之,無為而攻之。喜之,則多事;惡之,則生怨。故去喜去惡,虛心以為道舍。上不與共之,民乃寵之;上不與義之,使獨(dú)為之。上固閉內(nèi)扃,從室視庭,咫尺已具,皆之其處。以賞者賞,以刑者刑,因其所為,各以自成。善惡必及,孰敢不信?規(guī)矩既設(shè),三隅乃列。主上不神,下將有因;其事不當(dāng),下考其常。若天若地,是謂累解;若地若天,孰疏孰親?能象天地,是謂圣人。欲治其內(nèi),置而勿親;欲治其外,宮置
注釋參考
故去
死去。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瑣記》:“父親故去以后,我也還常到她家里去?!?老舍 《二馬》第五段五:“沒法子,只好去睡覺。在夢里向故去的妻子哭了一場?!?/p>
虛心
虛心 (xūxīn) 謙虛;不自滿、不自大 open-minded;modest 虛心使人進(jìn)步,驕傲使人落后 虛心以納下?!啤?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 心虛,心有所愧而膽怯 timid;cowardly為道
(1).猶言修道。《老子》:“為學(xué)日益,為道日損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?!?/p>
(2).指矯性而為高遠(yuǎn)難行之事?!抖Y記·中庸》:“道不遠(yuǎn)人,人之為道而遠(yuǎn)人,不可以為道?!?/p>
作向?qū)??!蹲髠鳌る[公五年》:“ 邾 人告於 鄭 曰:‘諸君釋憾於 宋 ,敝邑為道。’” 陸德明 釋文:“道,音導(dǎo)。本亦作‘導(dǎo)’。”
韓非及后人名句,韓非子·揚(yáng)權(quán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