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善括《上王右司三十韻》:
丱角從親后,摳衣拱座隅。
辭章窺雅制,翰墨景良模。
零露哀先德,青云激壯圖。
暌違十五載,流落二三孤。
蹇澀憑鄉(xiāng)薦,崎嶇達上都。
芝眉重晤對,桂籍偶叨踰。
勞苦溫言重,開明鄙性迂。
一雷初綰綬,千里遇分符。
琴浦催科拙,澄江德政殊。
美瓜滋灌水,良醖寄兵廚。
社雁驚飛楚,邊鴻不到吳。
色辭思益遠,憂患痛多虞。
風(fēng)樹親難待,林泉誓與俱。
啼號真有累,韁鎖復(fù)相拘。
華節(jié)來臨鎮(zhèn),荒城獲走趨。
二天蒙芘覆,半載幸馳驅(qū)。
郡政慚轓蓋,民歌愧袴襦。
深期展四體,寧復(fù)顧微軀。
厚意平生在,高風(fēng)振古無。
親依方款密,聚散忽須臾。
鷁首浮仙路,烏臺接禁涂。
苕溪雖近甸,宣室賴嘉謨。
德盛應(yīng)難外,民思覬少蘇。
甘泉躋法從,膏澤下寰區(qū)。
自嘆如巢幕,人憐數(shù)守株。
寸心隨履舄,只影在江湖。
鳥倦一枝穩(wěn),龍須大手屠。
閑情驗蕉鹿,浩思憶莼鱸。
已困三眠繭,還窮五技鼯。
楓宸清問處,回首念疏愚。
注釋參考
苕溪
水名。有二源: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,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。兩溪合流,由 小梅 、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。夾岸多苕,秋后花飄水上如飛雪,故名。 唐 羅隱 《寄第五尊師》詩:“ 苕溪 煙月久因循,野鶴衣製獨繭綸。” 宋 蘇軾 《泛舟城南會者五人》詩:“試選 苕溪 最深處,仍呼我輩不羈人?!?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丞相》詞:“喚取 謫仙 平章看,過 苕溪 ,尚許垂綸否?!?/p>
近甸
指都城近郊?!稌x書·食貨志》:“此又 三魏 近甸,歲當復(fù)入數(shù)十萬斛穀?!薄杜f唐書·崔慎由傳》:“或以京都紛擾,委制置於中朝;或以鑾輅播遷,俾奉迎於近甸?!?/p>
宣室
(1).古代宮殿名。 殷 代宮名?!痘茨献印け窘?jīng)訓(xùn)》:“ 武王 甲卒三千,破 紂 牧野 ,殺之 宣室 ?!?高誘 注:“ 宣室 , 殷 宮名;一曰 宣室 ,獄也。”
(2).古代宮殿名。指 漢 代 未央宮 中之 宣室殿 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:“ 孝文帝 方受釐,坐 宣室 。上因感鬼神事,而問鬼神之本。 賈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狀?!?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 未央 前正室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三輔故事》云:“ 宣室 在 未央殿 北。” 南朝 宋 劉孝標 《重答劉秣稜沼書》:“若使 墨翟 之言無爽, 宣室 之談有徵,冀 東平 之樹,望 咸陽 而西靡?!?明 楊慎 《春興》詩:“ 宣室 鬼神思 賈誼 ,中原將帥用 廉頗 ?!?清 查嗣瑮 《賈太傅祠》詩:“已遣 長沙 憂不返,如何 宣室 召空回?!?/p>
(3).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師之恒》:“乘龍從蜺,徵詣北闕,乃見宣室,拜守東城?!薄蛾悤ぷ谠垈鳌罚骸?元饒 劾奏曰:‘爰降曲恩,祖行宣室,親承規(guī)誨,事等言提。雖廉潔之懷,誠無素蓄,而稟茲嚴訓(xùn),可以厲精。’” 唐 駱賓王 《代李敬業(yè)以武后臨朝移諸郡縣檄》:“公等或居 漢 地,或葉周親,或膺重寄於話言,或受顧命於宣室。言猶在耳,忠豈忘心。” 宋 蘇軾 《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》:“新年對宣室,白首代 堯 言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詠史》詩:“宣室今年起故侯,銜兼中外轄黃流?!?/p>
嘉謨
猶嘉謀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孝至》:“或問忠言嘉謨,曰:‘言合 稷 契 謂之忠,謨合 皋陶 謂之嘉?!?唐 杜甫 《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》:“能事聞重譯,嘉謨及遠黎。”《老殘游記》第十三回回目:“滔滔黃水觀察嘉謨。”
趙善括名句,上王右司三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